音乐与人生概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与人生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 ----贝多芬 聲音能準確的判斷出人的情感.音樂就是最好的註解. 我們能隨著音樂感受到各式各樣的情緒感覺. 藉由不同的音質(發聲器)與旋律與節拍營造出全然不同的感受. 這就是音樂(聽覺)厲害的地方啦~ 音乐可以表达出哪些情感呢? 喜 怒 哀 乐 其他 俏皮、愉悦…… 不悦、生气、愤怒…… 难过、哀伤、忧伤、忧愁…… 快乐、兴奋、欢乐、热情…… 悲壮、豪放、柔美、高雅、爱慕、诗意…… 让音乐调节身心健康 音乐在调节情绪、平衡心理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如果你感到自己身心疲惫、不堪重负的时候,不妨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一下音乐,或者会对你的心理不适有所帮助. 当然音乐也有破坏情绪的时候。 什么样的音乐有益健康 人们把欣赏音乐作为强身的一种手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国外有们心理学家曾对三个不同的交响乐队的208名队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心情都平稳愉快;以演奏现代乐曲子为主的成员中60%以上的人容易急躁,22%以上的人情绪消沉,还有一些人经常失眠、头痛、耳痛。有人对一些音乐爱好者作过调查,发现在经常欣赏古典音乐的家庭里,人与人的关系和睦;经常欣赏浪漫派音乐的人,性格开朗;而热衷于现代派音乐的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不休。  音乐实践    假设你是一个导演,在你导演的一部作品中有这样的一些场景,你会为他们选择怎样的音乐作为背景?    思考 第一,音乐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第二,音乐是怎样为人类生活服务的?      第三,列举与生活有关的音乐。      第四,生活中的音乐有那些类别? 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旋律 节奏/节拍 和声 音色 速度 力度 调式 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是由高低不同的音的排列变化构成的一条运动线。 节奏 /节拍 节奏是音乐的核心。 音乐作品中音的时值的排列变化就是音乐的节奏 . 和声 和声对音乐的影响,则主要是功能和色彩两方面。 和声原意为协调,现一般指音乐中同时发响而又相互协和的不同高低的音的结合所构成的多声部 。 简单地说,它是烘托主旋律,表现多层次、多结构丰满的组体。 听下列歌曲, 说说看什么场合下用这些音乐? (情绪、旋律、节奏、力度、速度、节拍) 婚礼进行曲 情绪:庄严 旋律:上行旋律线条 节奏:规整 力度:中强 速度:中速、稍慢 节拍:2/4 葬禮進行曲 情绪:雄伟、悲壮、惨痛、无奈而又坚强。 旋律:下行旋律线条 节奏:相对自由 力度:稍弱 速度:稍快 节拍:4/4 艺术在我们身边,它是色彩、是音乐、是舞蹈、是戏剧;   艺术在我们心中,它是协调、是激动、是享受、是第六感;   艺术在无限的网络上,它是速度、是个性、是交流、是未来! 情绪急躁时,可以多听一些节奏舒缓、能助人思考的音乐。比如一些古典交响乐中的慢板部分。 心情不好时,可以听一些优美的轻音乐或严肃的古典音乐。比如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柴柯夫斯基的作品。 受到惊吓时,听一些平时喜欢的柔和又轻松的抒情音乐,以尽早恢复正常的心态。 心情不安时,要多听一此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等作品。 疲劳时,多听一些民族管弦乐曲,如《彩云追月》、秦咏诚的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等一些优美舒展、轻松流畅的音乐。 缺乏自信时,应当多听一些充满坚定、无坚不摧的有力量的作品。比如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皇帝》、澳涅格的管弦乐《太平洋231》等等。 食欲不振时,黄贻钧的才、彭修文的民族管弦乐《欢乐舞曲》等作品,会使你赏心怡情,胃口大开。 声音的强度用分贝表示。科学结论指出:强度达到130分贝时,耳朵产生疼痛;达到150分贝,人无法忍受;达到190分贝,连机器上的铆钉也会被震落,何况是人? 某国曾作过一次研究人对超音速喷气机噪音忍受能力的试验,当飞机从人头上10——12米的空中飞过时,参加试验者无一幸存。 听音乐就能让人自杀?70多年前,一个匈牙利钢琴手在爱情失败后写了一首歌曲,该曲情调极度哀伤,此后据说有百多人在听了这首歌后相继自杀,一时间,神秘的恐怖气氛笼罩欧美。欧美各国于是联合抵制“死亡音乐”。   在被世界各国封杀了十多年后,这封“魔鬼的邀请书”竟然通过网络不期而至来到中国,湖北、重庆、哈尔滨等地有学生因为听了乐曲,产生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受到神奇力量的吸引,广州部分中学生也慕名收听了这首“死亡音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