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
竞赛规则及技术手册
英汉对照本
2014 年
1
前言
受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短道部的委托,中国滑冰协会
短道速滑裁判委员会组织翻译了 2014 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专用规
则。
本书的出版是为各类全国短道速滑比赛规则与国际接轨同步,为
举办短道速滑国际比赛提供文字依据,它将为我国短道速滑竞赛管理
和裁判执法工作提供保障。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专用规则采用英汉对照的方式,便于使用时参
考原文,更好的理解原文本义,供全国各级冬季项目的组织者、裁判
员、教练员、运动员及广大体育工作者使用。
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专用规则每二年修改一次,本规则是经过参加
2014 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裁判员学习班的 ISU 裁判共同研究、讨论,
由申鸰执笔翻译。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译文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
所难免,敬请指正。
短道速滑裁判委员会
2014 年 9 月 20 日
III. SPECIAL REGULATIONS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A. Tracks
Rule 280
Track
1. a) For ISU Events,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 and Winter Youth Olympic Games
the track shall be an oval of 111.12 meters on in a covered, enclosed and heated ice
rink with minimum measurements of 60 x 30 meters (see diagram in the Technical
Rules);
b) The width of the straight shall not be less than 7 meters;
c) The measurements from the apex block of the bends to the barrier shall not be
less than 4 meters;
d) Curves and turns should be made symmetrically, there should be a symmetrical
curve from the end of one straight to the point where the next straight begins;
e) Besides the standard track there will be four other tracks laid out which are
moved one and two meters in either direction of the standard track to preserve good
ice conditions. For all tracks one finish line will be used. For the starting lines see
diagram in the Technical Rules;
f) In Semi-Finals and Finals of 500 meters only the three (3) middle tracks as
marked on the diagram shall be used.
2.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