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薄命诗人》著译信息考.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的薄命诗人》著译信息考.doc

《清末的薄命诗人》著译信息考   摘 要:李士?蔽?晚清知名诗人,然作品多散佚。目前学界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清末的薄命诗人》是学界最早研究其人其学的学术论文,亦是目前可见最重要的研究成果。然对该文的著述及译作信息国内学界实有认知谬误。本文拟厘清相关信息,订正相关认识错误。   关键词:李士??;清末的薄命诗人;八幡关太郎;译文   李士?保?1821-1885),晚清知名诗人、藏书家,字毓仙,后改芋仙,别号迂仙、悔余道人、天补道人、童鸥居士、二爱仙人等,四川忠州人(今重庆忠县)。李士?币簧?著述颇丰,然不自收拾,今多散佚,仅存《天瘦阁诗半》《天补楼行记》,另编有《天瘦阁丛钞》,及与人合作编撰的《东乡县志》。其人生经历颇为坎坷,诗文则为曾国藩所赏,曾国藩曾在诗《酬李芋仙二首》中称其行事类太白――“太白醉魂今尚存”[1],对其诗才则谓“时吟大句动乾坤”[1]。   目前学界关于李士?钡难芯砍晒?尚不多见,20世纪九十年代是相关研究比较集中的年代。此一时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即1991年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忠县委员会(下文皆简称“忠县政协”)组织编撰的《忠县文史资料选编》中的相关资料。其第4辑《近现代忠州名人诗词集》中收录的《李士?笔?》是国内最早的简体整理版资料选集。此外,在该丛书第1辑《忠县文史》一书中有收录日本学者八幡关太郎的著作《清末的薄命诗人》一篇[2],由西南师范郑思虞译,四川大学成善楷校,时间标署为1944年(下文统称为“1944年版”)。   该文实为国内外学术界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李士?钡淖ㄒ德畚模?正基于此,其后国内相关研究在述及李士?钡挠跋焓奔负醵蓟嵋?用该论文的研究成果。本文拟探讨《清末的薄命诗人》一文的著作者、著述时间及国内译文的相关问题,订正学界在此一论文上的相关认识错误。   一   1991年《忠县文史资料选编》第1辑中收录的《清末的薄命诗人》一文文后标注时间1944年,但未说明此一时间是译文的写作时间,还是原作者的著述时间。由于此文并未见于国内其它研究刊物,而此文的翻译郑思虞先生及校对成善楷先生皆已先后离开人世,此时间所指向的确切信息似乎成为悬案。笔者就此问题辗转联系上郑思虞先生之子郑遨。据郑遨先生的答复,郑思虞先生1944年并未翻译此一论文。查核郑、成两位先生行迹,则郑思虞先生于1954年7月才调入西南师范任教,成善楷先生则于1980年至四川大学任教,则此一译文的写作时间当在1980年之后,或为二位先生应忠县政协之请而进行的合作,成文时间当定于1991年。   由此推测,《忠县文史资料选编》中《清末的薄命诗人》文后的时间当为翻译时录用的原作者的论文写作时间。   笔者查核日本期刊网(cinii)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录的信息,皆未见有《清末的薄命诗人》一文的任何信息。查核与八幡关太郎相关的著述共四种:《佛陀的福音》(译)、《画禅室随笔》(校注)、《支那芸苑考》(专著)、《支那画人研究》(专著),然皆非1944年之作。至此,《清末的薄命诗人》一文的日文文献是否存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随后查核国内民国时期报刊,寻找其中是否有此文的线索。随后发现,1942年上海《经纶月刊》第3卷第1期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清末的薄命诗人李芋仙》[3],作者署名为“王仲璋”。《经纶月刊》1941年在上海创刊,发行三年,共20期。王仲璋一共在《经纶月刊》上发表8篇作品:1941年5篇,1942年3篇,其中有三篇作品有与日本作者的共同署名。   笔者仔细比对了《清末的薄命诗人李芋仙》与《清末的薄命诗人》两篇文章发现,除因为时代原因造成的表述习惯不同外,在主要内容上二者基本一致。   是否王仲璋才是《清末的薄命诗人》一文的真正作者?1942年才是该论文最早发表的时间?此文的著作权是否该归属为中国人,而日本学者八幡关太郎并没有写作这一论文呢?   二   八幡关太郎,祖籍本州新??县,明治26年(1893)12月24日出生于北海道函馆市,昭和30年(1955)1月11日因脑溢血离开人世。八幡关太郎早年为日本文学类期刊制做插画,后来更改方向专注于研究中国美术史,成为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时,他也是日本金石文字(古代文字)研究的先驱者。八幡关太郎尤其专注于研究明末清初的中国画家,如石涛。其传世著作有《支那芸苑考》(1939)、《支那画人研究》(1943),并翻译《佛陀的福音》(1919)①,校注《画禅室随笔》(1938)②。   《支那芸苑考》,1939年由日本古今书院出版。《支那画人研究》,1942年由日本明治书房出版,两书皆无再版。此两书中有无可能收录《清末的薄命诗人》一文呢?由前文可知,李士?笔乔迥┑闹?名诗人,但于绘画并无名声,则《支那画人研究》一书中当不可能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