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鸭蛋是用尿腌的?!”.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鸭蛋是用尿腌的?!”.doc

“这鸭蛋是用尿腌的?!”   《南方周末―名牌》杂志的副主编兼文学爱好者兼作者兼(后来)人民文学奖荣获者黄生几次要我聊聊作为“人”的王小波(即不是评论他的作品),我都谢绝了,倒不是因为忙――我们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打工的人永远在忙。主要是因为我思想观念还处在古典中国时代,“人死为大”,不愿意随便议论已经仙逝的人,即便是同辈分的。这么一来就拖了下来,转眼到了2007年的初春,黄生又找到我,说王小波去世快十周年了,你作为他当年留学时候住在同一小城的邻居,无论如何也得谈谈他,国内很难找到他在美国时期的同伴,除了他太太之外。   同一班机上的陌生人   听到王小波逝世快十周年了,我真吓了一跳!――时间过得太快了,快得让人恐怖。对于一个逝去的人,十年或许不是很长的时间,他反正不上班下班,不挤公交不塞车,无所谓。对于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来说,十年的流逝之快真的令人紧张兮兮。我记得1997年4月11日他去世的当天,曾经有一位在英国一家大媒体(好像是BBC)供职的华人记者打电话到国立澳大利亚大学采访我。我当时一方面对他的早逝很是悲伤,另一方面也觉得并不特别的反常。我的第一个直觉反应就是:他的早逝或许跟他常年无节制地抽烟有极大关系。王小波若是听到我的这句话,肯定大不以为然:“你不抽烟,就糟蹋咱爱烟之人。你怎么不这样糟蹋常年喝酒的人?”   我跟王小波的相遇说起来非常凑巧,1984年8月29日,我离开北京去美国匹兹堡大学念书。到匹兹堡之后,第一件头痛事就是找房子。匹兹堡大学所在的小镇叫奥克兰(Oakland),还有其他几所高等院校,其中最有名的是CMU,就是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梅隆大学),它的人工智能和电脑专业在全美国能排上前三名,经济系和政治系也好得很,商学院和国际关系研究也蛮出色。奥克兰镇是个典型的大学城,学生有好几万人,租房的价位相对不低,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刚从中国内地出去的人――那个时代我们在国内住集体宿舍,要么不付房租费,要么每月只付两三元,我从来没有付过房租费,因为分配到北京以后一直住在办公室里。一到匹兹堡大学,听说月租起码是一百美元,顿时吓得半晕!幸好出国之前有人跟我打过招呼,说我所在的工作单位里有个同事叫李银河的,正好也在匹兹堡大学读书,说她在那里已经有一年了,可以让她帮我找找房子。   虽说工作关系同在一个研究所的同一个研究室,但是我并不认识李银河,连面都没见过,只是相互之间听说过对方的名字。但李银河同志(当时写信求她帮忙必须如此庄严称呼)很够义气,很快就给我找了间小阁楼,和中国来的一个自费留学生合住,每人每月付65美元房租,外加电费、水费、煤气费、电话费,算是比较便宜的了。记得我们的房子是326号,她住的是314号,同一条小街Meyran Avenue的同一边,离得很近。不过在搬进租屋的那一天却闹了个大乱子,差点被人举报。那是我们到达当地的第一个周末,我和好几个留学生搬进去的时候,卖力收拾以前住户留下来的废弃物品。都是外国来的穷学生住,所以那些烂床铺、旧沙发、破椅子、坏衣服、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大多没什么保留价值。我们把小东西塞进垃圾袋里把大东西整好,通通堆放在大门口前方街道旁,以为大扫除的任务便胜利完成了。那条小街本地居民很少,起初也没人来管。等我们往回走的时候,从二十多米开外的一栋房子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讲英语还带着中东口音。她很严肃地向我们讲述规章制度,我们几个英语都很烂,她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们还是听不大懂,所以没什么反应。她一定不会想到我们都到美国来读研究生了英语居然是如此之差,以为我们屡教不改态度不恭,就生气了,一下嗓门就提高了,用最简单的英语开始骂:You are terrible,really terrible!太糟糕了!太糟糕了!你们在自己的国家里也会做这样破坏公共卫生的事情吗?这下我们大致听懂了,尤其最后一句话对我刺激非常大,但第一反应是以后邻里很难相处,还没明白自己做了怎样的大错事,因为我们在国内还做不到这么好呢,垃圾随手就丢掉了。日后请教早来了一年的李银河等人,才知道在这个区域每周只能在指定的一天、指定的时间段(周二下午四点到周三上午十点前)、指定的地点把垃圾拿出来。垃圾车每周三上午八点到十点收集垃圾,而且一个月里四周行驶的方向是不同的,必须记住,否则如果赶不上规定的时间段,垃圾就得在家里再放上一个礼拜,违犯者可被举报罚款。凭良心讲,我在离开中国前没什么环保意识。后来之所以成为一个非常坚定和自觉的环保主义者,不是通过空洞的学习和宣传,而是实实在在的三个生活经验的刺激。我在小镇奥克兰第一次被美国人骂的这个经历,是我环保意识的启蒙课。   到了匹兹堡大学报到后没几天,李银河就请我去她家吃饭,一推开房门,看到一个又高又黑的人,李银河介绍说:“这是我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