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的地球.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动中的地球.doc

运动中的地球   我们脚下的大地是运动的。   这个观念对现代人来说也许自然而然,但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没错,我指的正是哥白尼。在此之前,对西方人来讲,“大地是运动的”这种想法不仅疯狂、同直觉相悖,更严重的是它与上帝创世的宗教信仰格格不入。要知道,在那样一个科学尚未与宗教分离的时代,每当人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翻阅《圣经》,或者询问当地的神父,而不是求助于科学。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上帝无所不知,《圣经》里书写的东西是绝对真理。任何胆敢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人统统被划入异教徒,不仅生前面临教会的迫害,死后灵魂还会下地狱。而在古代中国,尽管没有教会的束缚,但天文观测逐渐演变成了皇家的专属行为。在民间,任何敢擅自观天的普通百姓都会被冠以窥测天机、心怀不轨的罪名。中国自古重视农业生产,也许是受到了农时与太阳运行息息相关的启发,“天人合一”的思想得以迅速普及,并为统治者采纳。从此以后,天文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纯粹的搜集性学问。人们辛勤地记录夜空中发生的种种天象,将其同地面上发生的大事相附会。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去关心天象背后的自然原因,更遑论天地模型的探究。不过,在思想较为自由和开放的先秦时期,中国人曾经提出过盖天   说和浑天说两种宇宙模型,其中后者比较接近现代天文学里的天球概念。只可惜,在大地是否运动的问题上,二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考虑到《山海经》中关于天地成形的论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也就是说,组成大地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厚实稳固的部分,而天是像气一样缥缈无形的东西。因此,要指望古代中国人发现大地围绕着什么东西旋转的事实,恐怕也是相当困难的。   由此看来,大地是牢固不动的概念曾经在我们祖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这是十分合理的,我们的祖先属于陆生动物,必须认为自己脚下的大地稳固而牢靠,除非有兽群在奔跑,或者发生了火山爆发和地震。而上述三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祖先的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从而引发内心的恐惧,然后迅速逃离。时至今日,当人们突然感受到未知原因的大地震颤时依然会本能地恐慌。不过,在理性的逻辑思维面前,这样朴素的观念再难维持下去。任何曾经在   夜空中守望过星空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天上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处在不间断的东升西落当中。那么,于西方陨落的星辰又是如何在一定时间后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呢?一个自然的想法是:它们从我们的地下悠然经过,而后又回到昨日的起点。这会引发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早先认定大地是坚实的,又怎能允许日月星辰通过呢?这就迫使我们认定地下有一条宽阔的走廊,允许星辰在其中穿行。于是,大地是由什么东西支撑起来的观念在文明的早期便深入人心。例如,古代印度人就认为是三只巨大的象和龟支撑起了圆盘状的大地,还有的文明认为大地被一片广袤的汪洋承载,等等。相关的天地模型有很多,不过这样的图景依然无法令人满意,因为它需要解释支撑大地的结构坐落于何处。类似的逻辑困境逼迫我们步步后退,最终承认脚下的大地处于某种悬浮状态,就像中国的浑天说认为的那样。另一方面,通过在南北相距甚远的两地观察北极星的不同高度可以察觉出大地是球形的这一事实。当然,历史上的不同文明意识到这一点所用的手段也不尽相同,有的是观察远处海面上的船只,有的是在月食时观察月面上的   弧状地影,然而它们殊途同归,都指向了地面是弯曲的这一事实。现在,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文明史上第一个产生了“地球”概念的人究竟感受到了什么,毫无疑问,那必定是种难以言表的心灵震撼。   总而言之,到了托勒密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东汉),地球孤悬于天球中心的图像已经在很多古文明中成型了。托勒密曾经在一部名为《天文学大成》的巨著里用了整整一卷的篇幅来建立他的上述体系,并牢牢统治西方天文学达1000多年。尽管早在古希腊时期便有人提出过我们的地球或许应该围绕太阳运转的想法,然而直到16世纪中期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的时候,这一思想几乎已经被世人遗忘。今天看来,哥白尼思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将地球看作是天上的一   颗普通的星辰,与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行。事实上,这样的模型距离正确的宇宙观念只差一步:即太阳也是诸天繁星中的一员。以哥白尼的聪明才智本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奈何他的思想还是被托勒密的天球模型所困,没能跳脱出来。   一旦意识到我们脚下的大地不过是一颗太阳系里的普通行星,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也就成了天文学的首要课题。继哥白尼之后,现如今的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至少12种不同的地球运动,相较于众所周知的自转和公转,其余的10种运动要么幅度很小,要么周期很长,难以被观天者察觉。尽管如此,一种被称为“岁差”的长期现象依然被东西方的许多天文学家仅仅依靠肉眼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