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范》(试行).doc.doc
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范 (试 行)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总则、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苏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县级及以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现代农业园区 简称园区,是指园区建设主体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从事农业科技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经营等活动,具有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效益高、经营管理机制新等现代农业特征的区域,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生态农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 园区包括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其中以核心区为建设重点。但除非特别说明外,本规范所指园区面积、产值、投资额等指标值,辐射区不应计算在内。 2.2 核心区 核心区具有明确的边界和范围,是园区投入和建设的主体部分,具有生产引导、技术创新、科技示范、企业孵化、咨询服务、培训教育和综合管理等功能。 2.3 示范区 示范区位于核心区的外围或周边,具有一定的边界和范围,承接、转化核心区的科技成果,具有农业生产、成果转化、生产示范、产业带动等功能。 2.4 辐射区 辐射区位于示范区外围或周边,接受核心区技术服务或直接受到核心区影响的农业发展区域,与示范区在空间上可以不连续,具有农业生产、产业开发、成果应用等功能。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0600-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5413 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GB/T 8321.(1~7)-2000(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 332-2006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NY/T 496-2002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32/T1705-2011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 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4 总则 园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聚优势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强化科技应用,完善服务体系,做到生产发达、生态优美、产业融合、营销现代,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5 规划设计 5.1园区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经农业、规划、国土、水利等部门的相关专家论证,并经所在区、县(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5.2园区规划应符合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域总体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符合生态循环与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5.3园区选址合理,区域自然资源、环境、交通、产业基础能满足园区建设、生产、经营等要求。 5.4园区功能分区科学,功能区定位准确,布局合理。 5.5园区规划总面积(不包括辐射区)不低于400公顷(60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不低于50公顷(750亩),核心区应相对集中。 6基础设施建设 6.1农田土地整理 6.1.1农田土地平整应符合GB/T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6.2.1-6.2.5)要求。 6.1.2水产养殖区内养殖池塘建设应符合江苏省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规范(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2010年7月发布)要求。池塘集中连片,布局合理,形状规则,大小、深度符合养殖品种需要。养殖环境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求。 6.2 耕地质量建设 农田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应采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合理耕作等技术改良培肥土壤。按照苏州市地力等级评价标准和苏州市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指标体系,园区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当地地力等级三级以上。 6.3道路设施 6.3.1田间道路分为机耕路(干道)和生产路(支路)两级。机耕路(干道)连接各功能区,并与乡村公路连接;生产路(支路)连接机耕路(干道)与田块。田间道路应布局合理、循环畅通,有利于灌排、机械作业、运输和田间管理,道路通达度应达到100%。 6.3.2机耕路(干道)主要路段硬质化,路面净宽为3-6m,高出田面30-50cm,保证晴雨畅通。 6.3.3生产路(支路)宜用砂石路面、立砖路面或素土压实,路面净宽为2-2.5m,高出田面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GB∕T 39758-2021 无障碍设计 盲文在标志、设备和器具上的应用.pdf
- 2025海南琼海市菜篮子市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第1号)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法哲学原理第二讲导论-公开课件.ppt VIP
- 法哲学原理课件.pptx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广告语言的语用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