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区玉米生产制约因素与高产创建技术.doc
山区玉米生产制约因素与高产创建技术
[摘 要] 玉米是粮、经、饲蔬三兼顾作物,用途非常广泛,同时,也是山区种植面最广的作物,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十分密切。然而,随着外出务工潮的加深,玉米的种植更加粗放,甚至相当部分青壮年不懂生产,情形堪忧。为此,特撰写本文以之有助于玉米生产与粮食安全。
[关键词] 玉米 制约因素 高产创建 策略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203-02
龙安镇位于彝良县中北部的山区,全镇介于东经1040.01、-1040.21、,北纬270.40、-270.50、之间。总国土面积约130.72km2,海拔790~2263m,相对高差1473米,镇政府驻地海拔1550米,距县城19km,≥10℃积温3093℃,总人口近25200万人。其中耕地近3万亩,人均耕地1.19亩。
玉米是龙安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 2.1万亩,面积及产量均约占全乡大小春粮豆70%。玉米是群众的主粮,也是发展养殖业的基础,发展玉米生产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生产水平却较低,单产久在200kg左右徘徊。分析认为,主要是受环境资源、基础条件、科技利用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说明,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只要改善生产条件,增加资金投入,依靠现代科技,就可大幅度提单产,有效推动玉米生产发展,贡献社会。
1 玉米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适温16~21℃,高于35或低于10则生长缓慢,苗期可忍耐短暂零下低温,其余各期适温分别为:拔节15-27℃,拔节期15-27℃,开花期25-26℃,灌浆期20-24℃。同时,不同品种间有差异,一般,早熟种为2000~2200℃;中熟种为2300~2600℃;晚熟种为25OO~3000℃。
1.2 光照
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光谱成分对玉米的发育影响很大,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红色等长波光发育快。玉米为C4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光的饱和点高。
1.3 水分
玉米的植株高,叶面积大,因此需水量也较多。玉米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640mm,干旱的影响很大,但是降雨过多也有影响,影响光照,增加病害,引起倒伏和杂草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虽然玉米需水较多,但相对需水量不太高,蒸腾系数240~370,比大麦(280~400)、燕麦(340~500)低,耗水量较为经济。玉米有强大的根系,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温度高,空气干燥时,叶片向上卷曲,减少蒸腾面积,使水分吸收与蒸腾适当平衡。
1.4 土壤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为适,pH值在6~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
玉米植株含有16种元素,除C、H2、O2来自CO2外,和都要从土壤中吸收。需要量较大的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较少的有Fe、Mn、Zn、Cu、Ba和Cl2等。
玉米从抽雄前10天到抽华后25~30天是玉米于物质积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三要素的吸收约占总吸肥量的65~75%。每生产 100斤玉米籽粒,需吸收 N素2kg、P2050.75kg和K2o1.7kg。三要素的比例约为5:2:4。
2 主要制约因素
2.1 自然和经济条件约束
一是土地资源短缺。我乡人均土地仅1.1亩,且80%为山地,土地量少质差,尤其是坡地,土层薄、土壤贫瘠,制约玉米生产的发展。
二是水资源制约。我乡年均降水约700-900mm,但是分别及其不均,春旱、伏旱时常发生,在雨养旱作的生产形势下,水资源表现出较大的制约作用。
三是打工经济约束。出门打一天工远比干一天农活找的多得多,同时,劳动强度也相对轻松得多,因此,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留守的多半是老、弱、妇、幼,不仅劳动力投入明显不足,而且,有机肥施用也在不断减少,玉米生产呈下滑趋势。
2.2 对玉米生产的重视不够
一是传统观念浓厚,广种薄收的生产经营观念未从根本上消除,对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投入明显不够,尤其是劳力与技术投入不足,栽培管理粗放滞后。
二是纳新意识不足,山区多数群众的文化、科技素质普遍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对新技术、新品种不易接受和利用。
三是对农业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相当部分人认为只要有钱,哪里都能买得到粮食,没有真正把玉米生产当做既是粮食,又是经济来抓。
2.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