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品和货币学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是火车票价不是市场调节价,属于政府定价,铁道部末经国务院批准而擅自涨价是违法的; 二是价格调解供求的市场经济规律要很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是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或服务。而铁路运输并非如此。 三是如果说火车票涨价是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为了调节供求,削峰平谷。但调节供求该有涨有降,为什么铁路的票价从来都总是只涨价不降价呢。 四是供求规律发挥作用时,产品的品质应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价格无论怎样变化,产品本身不应有任何变化。而据许多消费者反映,春运期间票价上涨的同时,服务质量反而下降,从而损害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也未给消费者以应有的补偿。 案例分析2(反方) 案例2 2002年3月初,成都华西乳业公司牛奶加工车间里,工人拧开巨大奶罐的阀门,白花花的牛奶喷涌而出,散发着香气的牛奶在车间里四处流动,上面白晰细腻的泡沫像是一层质地考究的地毯。但牛奶的去处竟是下水道。 华西乳业倒牛奶事件 一事件也使人们联想起了那些接二连三的相关报道。如海南的牛奶收购价一降再降,1斤牛奶的价钱还不如1瓶矿泉水,最要命的是奶站还拒收,求卖无门的奶农只好忍痛倒掉牛奶,有的干脆将奶牛宰杀;广西一家从事奶牛饲养、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每逢销售淡季就不得不把卖不出去的鲜奶白白倒掉,1年就倒掉100吨;继而是兰州市近郊28位奶农因买方单方面中断购销契约,无奈而愤怒地将鲜奶倾倒在该公司厂房门前。南京也发生牛奶大战,奶站减少收购量,南京多处发生奶农每天忍痛将白花花牛奶倾倒入鱼堂的倒奶事件。这些倒奶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震动,痛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呼吁者有之。有人联想起在小学课本中看到的描写资本家把牛奶倒进大海的故事,惊呼我国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也有人提出疑问,“鲜牛奶在我们这个刚刚脱离温饱不算太旧的国度里,被接二连三地倒掉,当真中国人就是牛奶多的喝不完了?” 案例讨论 ??1、 “华西倒奶事件”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牛奶就真的多已经喝不完了,这个事件与教科书的西方社会的“牛奶倒进臭水沟”案例有什么异同? 2、请列举几个与本案例相同的事件,并加以分析 今年以来,南京、成都等地相继发生了奶农和乳品企业指导把鲜牛奶倒掉的极端事件。奶农为什么要倒牛奶? 据了解,原料奶供应快速膨胀,造成奶源的季节性和地区性过剩,使加工企业措手不及是根本原因。市场经济中,生产与需求永远是一对矛盾,相符是偶然的,不相符倒是经常现象,企业正是在从不相符到相符的过程中获取市场供求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生产。现阶段牛奶的大量生产,已经使它的价格大幅下降,甚至在有些地方比水的价格还要低,况且牛奶又是一种保质期极为有限的特殊商品,生产多了不倒掉又干什么呢?重要的是在倒掉之后,这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信息能否及时地传递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市场信息的传递能否最终将供求关系达到均衡。 案例2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偶然的到奶事件其实是与许多必然的规律是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倒奶事件不是全社会性的生产过剩的表现,而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经常存在的比例失调的表现,确切讲是价值规律决定的供求关系自发作用的结果。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除了具有配置物质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利益分配的作用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能造成极大的社会增援浪费等缺陷,即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自组织调整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是处于无政府的状态,社会生产和生产需求经常处于局部脱节的状态,出现或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问题。另一方面,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是事后的而不是事前的,从而难以避免人、财、物的巨大浪费。如果这些情况是全社会性的就是全社会性的经济危机。 我国倒奶事件恰是价值规律的这一负面效应作用的结果,即在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作用下,造成了牛奶生产与消费的脱节。一方面,我国的奶类的需求不是很大,这与我国的消费者的传统习惯有关。尽管我国喝奶的人数比改革开放前多得多,但是我国的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喝奶的习惯,牛奶在居民膳食中的份额仍是微乎其微。 其次,这一事件对我们的启示也是很深刻的。 (1)就政府角度来看,市场不是万能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基础上,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因此,国家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宏观调节和对国民收入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