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3讲日本文化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文化史 第13讲 日本文化 一、日本国概况 二、日本文化特点 三、日本的传统文化 到弥生时代(公元前300-300),大批“渡来人”(とらいじん)由朝鲜半岛到达日本,特别是到关西,以大阪(OSAKA)为界。 这些人大多来自中国东北部以及西伯利亚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弥生人,他们就是日本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是日本民族祖先的来源之一。 徐福东渡的传说。 相传徐福是秦朝一名方士,他号称能够在蓬莱仙岛寻找到长生不死药,秦始皇信以为真,遣徐福东渡寻药,并赐大船及童男童女500人。 史料记载,徐福一去不返,到达了今天的日本岛。而在日本,民间依然可以找到纪念徐福的石碑、庙宇等等。 1、“中国的卫星文明” 奈良时代(710-789年),日本仿造唐朝教育体制创立一套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教授、助教,教授中国律令、经学、音韵、文学、书法和算术等科目。 由于有了文字和学校,为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因而出现了天平(729-748年)文化的高潮。 平安时代(794-1185年),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 古代日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汉字作音符来书写日本语言,著名的《万叶集》就是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因而成为“万叶假名”。用汉字作音符,书写很不方便。 8世纪,留学生吉备真备利用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 10世纪,留唐求法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汉字行书体创造日本行书假名——平假名。 公元285年,王仁将《论语》带入日本。 而公元1665年,明朝的朱舜水(1600-1682)由于明朝灭亡而亡命日本,在日本讲学,传播儒家思想。 当时恰逢日本江户时代(或称德川时代,1603-1867),当时的统治者决定利用儒家思想巩固统治,因此鼓励儒家思想的传播,并且修《大日本史》,开日本记史之先河,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学者。 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不仅对日本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种儒家思想传播的痕迹也处处可见。 在东京“后乐寮”的古建筑上,还悬挂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对联。这样的情形在日本各地不胜枚举。 佛教传入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 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神道教吸收了儒学的论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体系,号称有八百万神和一千五百万神。 特别崇拜作为皇祖神的天照大神,宣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据“神敕”实行世袭统治;日本人的祖先是天照大神属下的诸神,即为“天生民族”,故称日本为“神国”。 祭祀场所称“神社”或“神宫”,地位最高的神社如伊势神宫。神社和寺院一样占有大量土地享有免税特权的大封建主。 佛教传入日本最晚不迟于6世纪初,佛教的因果报应,主张忍耐、顺从、寡欲、善行,是一种文化体,具有丰富而高度的文化内涵,因而佛教传到日本后就受统治阶级的青睐和扶持,迅速发展起来。 圣德太子摄政时期(593—621年)积极扶持佛教,在其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号召“笃敬三宝”(三宝:佛、法、僧)并在全国兴建寺院,佛教日益发展。但这个时期的佛教主要在王室和贵族等上层社会流传,属私人信仰。 大化改新以后,全力吸收中国文化,在历次遣唐使中都有不少的学问僧随行。 为了更好地扶持和奖励佛教,天皇政府将佛教纳入国家事务之中,设立专门的佛教统制机构,任命僧侣首领,规定寺院制度,佛教成为官方宗教。此后,佛教在政府扶持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在平城京(奈良建有东大寺,地方各国建有国分寺,此外还有法华寺、西大寺、唐招提寺等许多著名的寺院。 律令制集权国家解体以后,政治秩序失控,封建混战频仍,社会动乱,民众渴望在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于是一些理论通俗、方法简捷、更容易被民众接受的宗派,如真言宗、法华宗、禅宗和净土宗等广泛流传起来。 中国禅宗佛教融合了儒和道的某些思想因素更富有政治宗教色彩,禅宗宣扬“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主张只有一心向佛,人人皆可“顿悟”成佛。 因此,禅宗传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派别。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发展,到镰仓时期脱离了大陆佛教的特色,佛教日本化,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调,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神道教保留许多原始宗教残余,且没有系统的经典和完备的宗教组织,素质低下,因此无力与佛教竞争,长期出于依附的地位。 江户幕府时期,佛教衰落,神道教摆脱附属地位而独立发展起来。 神道教吸收中国理学某些学说,强调忠皇忠君,鼓吹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国家次序。 明治维新后,为巩固皇权,以神社和神道作为国家神道,提倡“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神道教空前发展,成为天皇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大化改新以后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