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2跨文化敏感度理论范式测量方法与应用前景.doc

20101012跨文化敏感度理论范式测量方法与应用前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1012跨文化敏感度理论范式测量方法与应用前景

跨文化敏感度:理论范式、测量方法与应用前景 赵萱*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062)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跨文化敏感度研究述评,四种常见的跨文化敏感测量方法的介绍,以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DMIS)为例,介绍跨文化敏感相关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和跨文化培训的研究现状,旨在寻求本土化方式,将跨文化敏感相关理论应用于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留学生管理和涉外人员培训。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IS);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DMIS);跨文化敏感测试量表;跨文化敏感应用前景 一、国外跨文化敏感(IS)研究述评 跨文化敏感是跨文化背景下成功交流的必须元素之一,但是在现有理论中还找不到关于这一概念的一个清楚的定义。1Bronfenbrener、Harding 和Gallway作为对敏感问题的早期研究者,提出:“人际敏感是发现他人在行为、知识和感觉上同我们有什么不同的能力”。2Chen和Starosta认为Bronfenbrener等所说的人际敏感与后来的跨文化敏感的概念是对等的。3 哈特、卡尔森、伊迪把敏感视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心理状态,认为:敏感的人应该能够接受个人的复杂性,避免交流的不变性,在互动中保持头脑清楚,欣赏交换的思想,并且能够容忍有意的询问。4 现任美国文化发展研究所主任M·J·Bennett于1984年提出了跨文化敏感的概念,,需要逐步改变和认知行为和能力,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Chen和Starosta将跨文化敏感定义为:人激发自身理解、欣赏并且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认为这一概念应该在情感层面加以界定9,进一步提出:跨文化敏感度较高的人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首先是自尊自爱的,,有很强的应付挫折和压力的能力,跨文化敏感的认识文化的理解,减少文化偏见跨文化敏感能够人们多元文化的心态这是适应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促进适当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积极驱动,:(ICSI) 1992年Bhawuk和Brislin开发了跨文化敏感度目录(ICSI: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ventory),用于测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在情感、认知和行为层面基础上的跨文化敏感度13,运用的元素包括:(1)理解个人可以采取的不同行为方式;(2)对于个人所遭遇的差异采取开放的态度;(3)个人在一种新文化中表现出行为灵活性的程度。然而这份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遭到质疑,如Kapoor和Comadena认为这个工具缺乏一定的信度, 因为其所含条款用语和要求模糊。14 (二)跨文化交际敏感量表(ICCS) 为了测量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敏感,1997年K·Cushner创建了跨文化交际敏感量表(ICCS:Inventory of Cross Cultural Sensitivity),包含32个测试项目5个分量表,分为:(1)文化融合量表(C量表),评估个体将文化元素整合进日常生活的程度,得分为10-70分;(2)行为维度量表(B量表),评估个体采取的新的行为方式与他人交往或者调整交往过程的舒适程度,得分为6-42分;(3)知性交互量表(I量表),评估个体对异文化的探究能力,得分为6–42分;(4)态度量表(A量表),测试对他者的开明程度,得分为5–35;(5)移情量表(E量表),测试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情感的程度,得分为5–35,统计这5个分量表的各自得分,相加后计总得分。15然而1999年Loo的研究证明了这个工具有很低的内部效度。16 (三)跨文化发展测量问卷(IDI) 1998年Bennett 和Hammer在其跨文化敏感的发展模 (DMIS)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跨文化发展测量问卷(IDI: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Inventory) 17,成为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在美国、亚洲和欧洲广为应用。这份量表包含了60个题项,以传统的纸-笔测试方式测量基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DMIS)中六个阶段中的五个,每张问卷填写完毕之后生成关于被测的个人或群体目前主要所处的跨文化敏感阶段的数据图,关于所处阶段的文本解释以及过渡说明,对文化差异的测试结果主要用作教育和培训设计参考,评估项目的有效性。作为基于理论的测试,跨文化发展测量问卷符合作为一项有效的心理测试工具的科学标准,它测试的是认知结构而非情感态度,因此更稳定,比一般的测试更易概括。18但是Sparrow认为在定义跨文化学习成功与否时,这个量表还应包括社会和情感的因素,不应仅仅包括认知能力。19 (四)跨文化敏感度测试量表(ISS) Chen和Starosta根据跨文化敏感6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框架,,ISS: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20这一量表中的概念虽然有待进一步改善,(Cronbach’s α= 0.88)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