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1949—195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3—1956年底 三大改造时期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三、文革时期(1966—1976)——劫难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考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1)1949—1952 国民经济的恢复 A、1950土地改革; B、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 C、合理调整民族工商业; (联系民族主义发展曲线图) (2)1953—1956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 特征:①一体两翼 ②将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并举 A、“一五”计划(1953-1957) 原因: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外有帝国主义威胁,国内工业基础薄弱 依据:1953年过渡总路线 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 成就: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答案:C B、三大改造 农业合作社:(土地所有制?) 方式: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方式: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资本主义) 目的:私有→公有 政策:和平赎买(为什么?) 【历史上民资阶对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政治上争取民资阶巩固统一战线;经济落后,需要利用民资发挥积极作用】 形式途径:低级/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过程:1953年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问题?) 私人资本在中国的“绝种”,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北方的代表人物是乐松生,他是国内最出名的百年药号同仁堂的总经理,南方的领头者则是最大私营企业集团上海申新公司的荣毅仁,他们先后都当上了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副市长,一时人称“北乐南荣”。 “亏了我一个,幸福全国人”——全行业公私合营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 个体农民私有制 个体手工业私有制 改造后性质 改造前性质 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正确探索:1956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内容:①主要矛盾(实质);②主要任务 意义: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失误:三面红旗 A、195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多快好省) B、大跃进;(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强调多快) C、人民公社化;(一大二公) 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特征? 脚踏黄河水倒流, 搬来泰山做枕头。 决心苦战十五年, 赶上英国不发愁。 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 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50年代末,广东番顺县龙山公社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在人民公社内部实行供给制,大办公共食堂。 人民公社化运动 干不干,都吃饭 干不干,都吃一样饭 吃饭人多,出勤人少 装病人多,吃药人少 学懒人多,学勤人少 读书人多,劳动人少 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正确探索:1956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内容:①主要矛盾(实质);②主要任务 意义: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失误:三面红旗 A、195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多快好省) B、大跃进;(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强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