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测总复习(二)(1-4)
學測總複習(二)(1-4) 第二冊 教育、道德與法律(第一至四課) 壹、整冊架構 一、第二冊的八課,可以分成兩部分: 前二課 後六課 第一課 教育、公民法律與素養與終身學習 第二課 倫理、道德與社會生活 第三課 法律與社會規範 第四課 憲法與人權 第五課 行政法與生活 第六課 民法與生活 第七課 刑法與生活 第八課 紛爭處理與權利救濟 二、本冊重點是在後六課。 貳、準備方向 一、第一課,準備重點: a. 「教育的功能」有哪些?教育促進「社會流動」,可以連結到選修上冊第二課的「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其中教育對台灣社會流動的影響,參看選修上課本p.43-44。 b. 公民素養的培養,其中「媒體識讀」要注意,講義p.55。 c. 終身學習,多元教育管道有哪些?什麼是「回流教育」,講義p.57? 二、第二課,有關倫理部分,傳統儒家倫理的「誠信」觀念,在商業行為上的意義;道德部分,多注意時事,像是安樂死、複製人、人工生殖法的問題。 三、第三課,法律與社會規範。 a. 社會規範的類型:習俗、宗教、道德與法律。 b. 法律的幾種類型:「成文VS不成文」、「公法VS私法」、「實體法VS程序法」、「普通法VS特別法」。講義,p.66-67。 c. 法律的位階概念,講義p.68。 d. 憲法的制定、施行與修改,講義p.69。 e. 法律制定的程序,講義p.69-70。 f. 法治社會「惡法亦法?」,講義p.71-72。 四、第四課,憲法與人權。 a. 憲法的功能與種類,講義p.74-75。 b. 人權的基本概念,人權的由來、保障、限制與演變,講義p.75-77。 c. 基本人權:自由權、平等權、參政權、社會權,講義p.77-82。 d. 關於「釋憲」部分,可以參考選修上冊第五課「人權保障與釋憲制度」。事實上,憲法層次的人權保障,可以參考這一課內容。(這一部份,相當重要) 五、第四課有關憲法概念、人權部分,最為重要。其次,第三課法律與社會規範有關法位階、法律的分類與法律制定程序。 參、考古題 第一課 教育、公民素養與終身學習 1.在現代民主社會中,媒體識讀是不可或缺的公民素養,其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A) 媒體報導設定了公眾討論的議題 (B) 媒體是政府政策宣導的重要管道 (C) 媒體提供了公民正式學習的途徑(D) 媒體能保障人民自由發言的權利 2.圖為某國社會階層調查中,1000位具有研究所學歷的受訪者及其父親的社會階層分布百分比圖。依據圖中資料顯示,該國教育因素、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之間的關係,下列解釋何者最正確? (A) 該國水平社會流動情形十分普遍 (B) 受教育有助於該國人民向上流動 (C) 該國的中下階層缺乏受教育機會 (D) 個人社會階層深受父親背景影響 .近年來許多學者提倡發展「知識經濟」,下列何者最能反映出「知識經濟」的意義? (A) 經濟發展主要依賴菁英教育(B) 教育應致力於知識的企業化 (C) 教育應提升國民的經濟知識(D) 教育是一種人力資本的投資 . 近年來臺灣的廣播與電視節目常有「Call in」及「Call out」,報紙也紛紛開闢「民意論壇」、「言論廣場」之類的版面,民眾可以直接向媒體反映心聲。請問這些現象最能彰顯大眾媒體發展的哪一種特徵? (A)媒體傳播的方向朝雙向化發展 (B)大眾傳播的商業功能日受重視 (C)三C產業的結合是媒體共同的發展趨勢 (D)傳播媒體主要功能在於滿足大眾知的權利。 (94學測) 5. 近年來,臺灣各地興辦不少社區大學,多數借用當地的國中或高中、職學校進行教學。請問社區大學提供的學習機會符合哪些教育性質?(甲)社會教育;(乙)學校教育;(丙)補習教育;(丁)終身教育。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96指考模擬試題) 6. 「讀法律的,若對法律哲學缺乏興趣而無道德內涵,則法律教育遂難免淪為訟棍教育;讀財經的,若缺乏工作價值與社會責任,就會成為唯利是圖的工作者。讀醫學的,若漠視醫病關係,便會造成醫療體系在制度與人的體質上問題叢生。要解決上述的現象,何種主張最適當? (A)包容多元價值並遵守法律規範 (B)加強公共倫理並增進公民素養 (C)推廣知識經濟以提升人力素質 (D)厚植社會資本以促進國家發 (96指考模擬試題) 第7-9題為題組 下表是學者根據國內報紙對兒童形象報導所做的研究結果,某位老師引用這份研究來進行主題教學。 可辨識的新聞發生背景中,以都會為背景占64%,以國外為背景占20%,以國內鄉鎮為背景占16% 在性別差異上,男生被報導的機會占56%,女生占44% 在不特別說明種族的報導中,西方兒童占57%,其他東方國家的兒童占26%,臺灣的原住民兒童占15% 受訪時,兒童單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