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国学常识
第十課 【唐詩選】
一、國學常識
(一)詩體概說
中國的詩歌,起源於詩經,而後有楚辭。詩經被認為是中國北方的代表文學,楚辭是南方的代表文學。到了漢代,描寫民間生活的歌謠,經過漢代樂府官署蒐集整理,統稱為樂府詩。文人擬作樂府詩,遺其曲存其詞(可誦不可歌),專言個人情志,古詩乃興。樂府、古詩,乃稱漢代詩歌之雙葩。傳至六朝不斷發展,終於成就了詩歌光芒萬丈的唐代。
古體詩 詩體名與「近體詩」相對,也稱「古詩」、「古風」。
廣義者,指唐代以前各種詩歌體裁和唐代以後文人仿古的詩作,包括四言古詩、楚辭、樂府等。狹義者,僅指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 近體詩 也稱「今體詩」、「格律詩」,與「古體詩」相對。
指唐代產生的格律詩。近體詩的種類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等。 樂府詩 古樂府詩:由漢、魏以至陳、隋所發展的歌行體,也包括樂府古題唐人所擬作。
新樂府詩:古樂府所無,唐人新製為樂府題者。始於杜甫,盛於元、白、張籍、王建諸家。元微之嘗有云:後人沿襲古題,唱和重複,……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焉。其題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又有曰「引」者,曰「曲」者,曰「謠」者,曰「辭」者,曰「篇」者,有曰「詠」者,曰「吟」者,曰「歎」者,曰「唱」者,曰「弄」者,復有曰「思」者,曰「怨」者,曰「悲若哀」者,曰「樂」者,凡此皆屬樂府,然非盡譜之於樂。 (二)古體詩概說
古體詩 名稱 漢代已有古詩,為別於唐代以後所謂的「近體詩」,故古體詩又稱「古詩」。唐代及其後,常將當時人效法古體詩而寫的作品稱為「古風」,如李白集中便有所謂的古風五十九首,所說的「古風」,實為古體詩或古詩。 起源 是指漢代產生的詩體,通常為五言或七言,亦有三言、四言、六言。 五言詩 醞釀於西漢(乃受民間樂府詩的影響)、成立於東漢。
到了東漢,純粹的五言詩成立了。班固的詠史詩是五言古詩正式成立的重要史料,其內容為緹縈救父的故事。到東漢末年,五言古詩漸趨成熟,如秦嘉贈婦詩、蔡邕翠鳥、趙壹刺世疾邪詩、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嬌嬈,以及東漢末期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 七言詩 或以為乃從楚辭體的詩歌蛻變而成;或以為來源自民間歌謠,如西漢的樂府詩。實則詩歌體式的完成,並非是單一某項的獨立因素所能造成的,因此應將兩種說法皆歸入七言詩來源的兩大因素。
純為七言詩的製作,最早始於漢武帝和群臣的「聯句詩」(每人一句,每句用韻),或稱「柏梁體詩」(漢武帝元封三年詔群臣於柏梁臺上聯句賦成七言詩);東漢張衡思玄賦賦末繫辭乃完整的七言。至曹丕寫作燕歌行,七言詩體始正式確立。其後的鮑照擬行路難、梅花落、代淮南王、代鳴雁行表現了鮑照努力於七言的創制。至南朝梁的蕭衍、蕭綱、蕭繹父子三人亦創作近三十首的七言古詩。 體製 每首句數不限。
不限對仗。
不講求平仄。
須押韻,可換韻,亦可一韻到底。 (三)古體詩發展演變
產生於兩漢、發展於魏晉、衰頹於南北朝、復興於唐宋。茲分述如下:
時代 兩漢時期 建安時期 魏晉六朝時期 特色 1.古詩十九首風格皆質樸自然、簡潔生動。
2.古詩十九首內容多為生命短促與無常的感傷、遊子思婦的別離相思之情。
3.古詩十九首的表現技巧為情景相襯的抒情方法、淺近自然的文學語言、比興手法的適切運用、精心巧妙的藝術構思。 1.時代的動亂加上現實生活的不如意,使詩人們將心中的理想及渴望,抒發於作品之中,構成建安文學「慷慨多氣」的獨特性,稱之為「建安風骨」。
2.以三曹父子為領袖,建安七子為烘托。 1.晉代以四言詩為佳,詩品評為「托喻清遠,良有鑑裁」。
2.東晉陶淵明五言詩獨成一格,詩風恬淡自然。
3.徐陵、庾信辭采華美,並稱為「徐庾體」,風格豔麗。 代表
作家
作品 1.古詩十九首原無詩題,其後編纂者皆以首句數字為題目,為漢代五言古詩的冠冕。
2.孔雀東南飛為中國文學史上頗享盛名的敘事詩。明代王世貞譽之為「長詩之聖」,清代沈德潛名之為「古今第一長詩」。 1.曹操:工於四言,詩風如天馬行空,不可羈握。短歌行古直悲涼。
2.曹丕:五言詩詩風清綺閒雅、溫柔婉約。燕歌行,七言古詩之成立。
3.曹植:五言詩詩風骨氣清高、詞采華茂。為建安之傑,鍾嶸詩品將其詩列為上品。
4.劉楨五言詩妙絕時人。
5.劉勰文心雕龍稱譽王粲為七子之冠冕。
6.建安七子為:劉楨、王粲、徐幹、陳琳、應瑒、阮瑀、孔融。 1.晉代以嵇康、阮籍為冠冕。
2.太康詩人較重要者為:
三張:張載、張協、張華。
二陸:陸機、陸雲。
兩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
3.東晉以陶淵明為代表,長於五言詩。 (四)近體詩概說
項目 說明 名稱 1.近體詩又名今體詩。
2.因體製與以往的詩不同,故名近體;而以往的詩體,則稱為古體。 種類 分絕句與律詩兩類:
1.絕句:(1)有五絕與七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