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doc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摘要:针对教材及各类文献中二氧化硫相关性质实验的不足,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保鲜盒和注射器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该装置简单易操作,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药品用量少,污染小,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一体化程度高,实验效果清晰明显。
关键词:二氧化硫;实验改进;绿色化学;微型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9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35
一、问题提出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三节的[实验4-7]“二氧化硫溶于水”[1]在诸多的文献上都有相应的改进装置。因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了以下的梳理,代表性的装置主要有:
李猛等对“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一体化设计”[2]该装置采用密封体系,能有效防止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同时也能很好地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氧化性、酸性、还原性实验,可以很好地验证二氧化硫水溶液漂白性的不稳定性和可逆性。
笔者依据李猛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该装置存在以下一些不足。所需仪器较多,搭建较为繁琐,不利于在课堂中对学生开展分组实验活动;品红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较长;经过溶液浸湿的滤纸片在放入硬质玻璃管中时,易接触器壁而造成试剂污染。这些原因使得该装置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会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
杨晓东对“二氧化硫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微量化改进”[3]。该装置设计巧妙,能完成各项实验验证。但是每一次操作只能完成一项性质实验验证,造成实验所需时间较长,不利于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二、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装置的优缺点,笔者梳理思路,确保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应该要同时符合以下特点。
1. 该装置必须是密闭装置
二氧化硫具有毒性和污染性,敞开的体系会危害师生健康,同时也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2. 装置要简单搭建及操作要简单,各反应场所相互独立
简单易操作的装置,便于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更加清晰明显。反应场所相互独立,可以有效避免试剂的污染。
3. 试剂用量要微量化、仪器尽可能微型化
微型化的仪器可有效节约试剂用量,避免试剂的浪费,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中指出的“要鼓励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开发实验仪器、研究低成本、少污染的化学实验” [4]的精神。
根据以上思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套二氧化硫气体制备及性质验证为一体集成实验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污染小,便于学生操作,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三、实验设计
1. 实验用品
仪器及用品:6孔井穴板、保鲜盒、10mL带针头注射器3支、小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胶头滴管、药匙。
药品:亚硫酸钠粉末、70%硫酸、紫色石蕊试液、品红试液、酸性高锰酸钾稀溶液、0.5mol/L硫化钠溶液、4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
2.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3. 实验步骤及现象
(1)在保鲜盒一端放置6孔井穴板,另一端放置培养皿,并在②号、③号井穴以及培养皿对应盒盖正上方位置,小心插入注射器针头,待用。
(2)用药匙取约0.5g亚硫酸钠粉末置于培养皿中;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取对应药品,并按表1编号依次放入对应井穴中。然后用带有针头的保鲜盒盖进行密封。
(3)用10mL注射器分别吸入浓氢氧化钠溶液4.5mL,70%浓硫酸2mL,分别接入②号井穴和培养皿正上方的针头;③号井穴接入一空的注射器,并保证针头能插入品红溶液液面以下。
(4)缓慢注入70%浓硫酸,待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不断抽拉(8~10次) ③号井穴上的注射器活塞,让气体能与品红溶液充分接触;待品红完全褪色后,将②号井穴正上方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注入②号井穴0.5mL,观察现象(见表2)并记录。见图2所示。
(5)吸取③号井穴中的溶液,并注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可以观察到溶液又重新恢复为红色。
(6)实验结束,将②号井穴正上方的NaOH溶液缓慢注入②号井穴中,以吸收剩余SO2气体。将反应盒密封保存24小时候后再于通风橱内打开,废弃物另行处理。
4. 实验结论
(1)①号井穴中的滤纸片变为红色,可以证明SO2水溶液显酸性;②号井穴中,先无明显现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可以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其原理分别为:
①号井穴:SO2+H2OH2SO3
H2SO3H++HSO3-
②号井穴:SO2+2OH- SO32-+H2O
SO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思考.doc
- 中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改进与探索.doc
- 中职计算机动画教学策略.doc
- 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产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oc
-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迁移教学策略的应用.doc
-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doc
- 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doc
- 中职计算机类课程改革探讨.doc
- 中职语文修辞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doc
- 专题06 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年(2020-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1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03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9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 5年(2020-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 社会进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原卷版).docx
- 专题07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5年(2020-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卷版).docx
- 专题11 全面依法治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五年(2020-2024)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17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好题汇编】十年(2015-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
- 专题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政治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