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艺术之页》角度探究格奥尔格的政治理想
从《艺术之页》角度探究格奥尔格的政治理想
经历了两个文化高峰之后的德国,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起随着古典主义的淡出和市民阶层的崛起,文化上慢慢进入了衰退期。文学上,重物质享受、忽视心灵与情致的毕德麦耶尔现实主义全面占领了德国文坛,用尼采的话来概括这一时期的文化生命,就是: “缺乏风格,十九世纪的假面舞会,乃是颓废、丧失生气和借鉴往昔的能力的一个征象。” 在传统的德国知识分子看来,绝对是精神层面的倒退乃至近于崩溃。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1892 年,以诗人施蒂芬·格奥尔格为发起者的文学杂志《艺术之页》横空出世,用以对抗拖人废颓的物欲世界---此时科学技术的全面扩张在那时开始蔓延到人们生活的所有角落,包括原本就已经很狭窄的私生活领域,拯救人伦的任务已经峻急到了间不容发的程度。
然而,这份杂志从她诞生的那时起,就以其特立独行的表现形式引起了不断地批评和争议,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平息。宏观地来看,关于这些是是非非的争论都不足挂齿,因为格奥尔格及其他的战友以他们的诗艺所打造的精神王国给当时沉闷的德国思想界、文化界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积极影响,更是直接加快了德语文学向现代主义转型的步伐。对于今天我们中国的日耳曼学界来说,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显然并不在于对该刊物的臧否,而是: 格奥尔格从创办这份小众范围传播的刊物起,一直到他后来经营的“秘密德国” ( geheimes Deutschland), ,有没有一条明确的精神指导原则贯穿始终? 《艺术之页》从1892 年一直办到了1919 年,共出版了12 辑。毕竟,我们难以想象诗人这一在他一生的黄金年华里坚持了27年的严肃事业在中止之后竟然能不留下任何余音。而这其中,最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是: 格奥尔格口口声声坚持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是否真的就意味着作为古典诗艺的饱学之士的天才诗人格奥尔格绝对地回避现实,他的政治理想只是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在广阔的现代社会大舞台上全无发力之处? 而笔者希望通过借这篇小文回答以上这一系列问题。
一、象征主义何为?
格奥尔格是以象征主义诗人的身份在世纪更迭期的文坛上崭露头角的。什么是象征主义?国内卷帙最繁的德国文学史教科书只告诉了我们它的两大特点: 一,它和唯美主义所力倡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诗人厌恶现实,反对像自然主义作家那样关注社会,遁入了纯艺术的“象牙塔”; 二、象征主义诗人在创作上精雕细刻,追求形式的完美。这两大特点不难在《艺术之页》上找到对应,但因何如此,教科书上未作非常详尽的说明,笔者将在后面展开论述。首先,我们把这两大特点参照《艺术之页》上的相关文字作一比对。1892 年该刊的创刊号的序言开宗明义地说:
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出版物的名称就已经表达了它的创刊愿景: 摈弃了所有国家的、社会的因素,服务于艺术,尤其是诗歌和写作。它所追求的,乃是基于全新感受方式的精神艺术,创造一种为了艺术的艺术。---因此,它与那种源自错误现实观的、被用烂了的、价值低下的流派完全相左。它也无意于改善世界的努力,不会做那降福普世的美梦……诗人为何如此敌视现实? 如前所述,从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迅速席卷了欧洲,以物质主义为底色的追求享乐和欲望满足的世俗思想在整个德国蔓延和膨胀,直接导致了人伦的扭曲和异化。一时之间,奢靡之气弥漫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小市民,只要能过舒服日子就行,哪管世界上有什么崇高或神圣。正如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的: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在笃信作诗乃是天神特许诗人权利的格奥尔格看来,如此世道显然是太过荒谬黑暗。更令他失望的是当时的整个德国的文学界和艺术界差不多都是自然主义一统天下,自然主义对社会现实的理解过于平面化、简单化且趋向于庸俗化,在其思想指导下的作品纯粹就是堆砌外部事实,掏空了灵魂,把掌握了强势话语权的现代自然科学的内容转化成文学语言,在价值无政府主义的海洋里说着空话套话尽情扑腾,最终堕落为廉价的娱乐。它们越是辞藻华丽、外表光鲜,就越是难掩其灵魂的空疏和精神的贫乏。青年时代的格奥尔格即敏锐而深刻地洞察到了这一弊病,1896 年《艺术之页》第三辑第二册上的警句毫不客气地痛陈了自然主义的积弊: “自然主义只是丑化了以前美化的东西,严格说来从来没能反映现实……它( 自然主义) 令我们习惯于要求对一段情节的某些伴随活动进行事无巨细的描绘,但是作家如果拘泥于此,写出伟大的作品断无可能。”
那么,艺术家们为什么不能继续曾经在欧洲红红火火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现实主义路径去揭露黑暗、痛砭时弊? 这是因为,早在19 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