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安徽语文大纲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安徽语文大纲解析

语文 关注名家散文重视阅读备考 大纲解析 今年大纲在考试能力要求上,主要测试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这5种能力。同时,考生要重视高考文学类作品的复习备考。 备考建议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需注意: 一、关注重要作家。例如雷抒雁、张炜、汪曾祺、史铁生、周国平、丰子恺、宗璞、季羡林、铁凝、林斤澜、冰心、孙犁、王蒙、迟子健、贾平凹、陆文夫、毕淑敏、叶延滨、赵丽宏、冯骥才、梁衡、韩少功等的散文都值得重点关注。 二、关注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尤其是对生活思考敏锐、表达技巧娴熟的散文。 三、关注文学作品考查的重点,如文章组织和结构、艺术手法、重要词句(理解含义,赏析意蕴)等。 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潘汉春 2010年安徽省考试大纲解析 2009年的最大变化是调整了试卷结构。由先前的Ⅰ卷单项选择题,30分,Ⅱ卷阅读题、语言应用题及作文,计120分,分别改为Ⅰ卷为阅读题,约66分,Ⅱ卷为表达题,约84分。2010年安徽卷将继续这样的模式,它设置了以阅读和表达为主线的卷面结构,切近新课程理念,着眼于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运用”,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从考试能力的层级看,新增加了一个层级,即探究能力。要求考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探究” 首次写进新课程高考方案,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 考试内容的组成: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两个系列中散文和小说部分。 考试内容中“现代文阅读”部分 首先,将原考纲中“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改为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这一改变虽然是名称的变化,其实是把原先从内容角度来界定变为从文体角度来界定。“论述类”一词包含的范围要广很多,只要是论述类的内容都可以考,增大了这一题的考试范围。 论述类文章考点有三处变化: 一是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更明确,突出基础性; 二是将“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着眼于阅读信息处理,变得更全面; 三是取消“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降低难度。 这是课改区考试的要求,非课改区仍保留了这个考点。 “文学类文本阅读”变化如下: 一是将“文学作品”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由“作品”改为“文本”,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是已被课改区成功实践的探究题将闪亮登场。 三是“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得到凸显。 四是有可能改变一统多年的散文阅读为小说阅读。 古代诗文阅读变化不大,只是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纳入框架,取消了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应用”,要求考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突出了“应用”和“表达”,强化了语境应用性的特点。 语音点上,重新加上“常用字”的界定,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更明确; 字形点上,明确要求能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这与写作中“不写错别字”一脉相承。 标点符号点上,不单独设题考查,强调应用; 使用词语点上,仍是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熟语考查以成语为主。 辨析并修改病句点上,辨析采用选择题,修改一般采用非选择题。 常见修辞方法上,增加了“反复”。 语言表达具体考查点的语序有所变动,由08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调整为“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更加科学严谨。 写作中“发展等级”的各考查点表述语言均有删减,明确的限定减少了,学生临场发挥的余地增大了。 1、把“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变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2、“基础等级” 、“发展等级”的要求更加具体,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 3、增加了作文评分的要求尤其对“发展等级”的16个评分点作了具体解释,要求阅卷时采用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6个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分,直至得到满分20分。 三、考纲变化的关键词解析 关键词:概念 将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改变更加科学准确, “重要概念” 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它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科学概念,在文中含有特定的属性,阅读时,如果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清,就很难读樊文章。 明确概念主要包含明确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标志。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这一特征的所有对象,是概念包含的所有事物。 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是下定义。 下定义的公式可表述为:被定义的概念=特征 +临近的

文档评论(0)

wj38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