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十月满天飞-青浦区烈士陵园管理所.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旗十月满天飞-青浦区烈士陵园管理所

红旗十月满天飞 顾复生革命回忆录 第一章 革 命 萌 芽 1.我的启蒙教育 我的幼年和少年,是我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战乱年代。 1900年,我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现属上海市)凤溪镇(即观音堂)典当街一个小商人家。祖父顾梦渔在镇上开设了一爿兼卖油、酒的小米店,全家就靠微薄的利润来维持生活。祖父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是我的父亲顾子熙(晚年号倜群),他是当时清皇朝的秀才(禀生)。两位叔父在店里帮助祖父料理买卖。那时,我们全家的衣着靠妇女们勤劳耕织,住房是曾祖辈遗留下来的。粗茶淡饭,生活一般还过得去。 我的父亲虽是清皇朝的一名秀才,然而他不甘于封建礼教束缚;不满于腐朽的科举制度,热衷创立新学。1906年,他和伯父顾伯逢、青浦的李甘伯、嘉定县的赵仲周和本乡的金正卿、陆士希,在青浦观音堂文昌宫,首先创办了一所冠赢(谐观音二字音)小学,开新学之先声。当时校内有学生一百多人,分为甲、乙、丙三班。甲班毕业生大都升学于上海龙门师范(江苏省第二师范前身)。小学附设一个幼稚班。我的启蒙教育,就在这个幼稚班。校内不读“三字经”、“百家姓”那些孔孟之道的书籍,完全采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教课书。虽然我幸运地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但是旧的封建迷信思想意识,在家庭、社会等方面仍是无孔不入地渗透着。记得有一年三月十五日的香讯,我随母亲到离镇十余里外的青龙寺去进香。看到很多善男信女,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十分虔诚。又看到寺殿内塑雕的十殿阎罗王和那些小鬼,上刀山、下油锅等,真是触目惊心,阴森可怕。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神崐鬼的阴影。虽然教师们在课堂上大声疾呼要破除迷信,不要崇拜偶像,听信神鬼。然而,这难以敌挡社会上封建迷信的浸蚀。 1907年,校内的学制改革了,把原有的甲、乙、丙三班编为六个年级,并分为初小四年、高小两年。我这时正从幼稚班进入一年级。经过四年学习,初小结业后,便逾格升入六年级了。这一阶段,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以及社会上的影响,在慢慢地促使我幼稚心灵和思想认识发生渐变。 从小我就酷爱唱歌,记得老师教我唱的那首《缠小脚的苦》:“……缠小脚的苦,最苦恼,从小苦起苦到老,脚未开步身先摇,不作孽,不作恶,暗暗里却上了脚镣……。”这深入浅出的歌词,淋漓尽致地说出缠脚之苦。这首歌我在学校里唱,回到家里也唱,还唱给妈妈和姐姐听,又教她们一同唱,她们都很受感动。又有一首《勉学歌》,唱道:“……黑奴红种相继尽,惟我黄人鼾未醒,亚东大陆将沉没……”。词简意赅,又是那么鞭辟入里。使儿童的身心里深深地埋下了反封建礼教、振兴中华的火种。光阴荏苒,相隔已七十余年了,然而我记忆犹新,可见当年印象之深了。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我能接受这样启蒙爱国教育思想,是和老师们苦心孤诣的教导分不开的。 那时,我们的老师很得学生敬爱。因为他们身体力行,从不酗酒,不抽鸦片,不赌钱,作风端正,堪称师表。辛亥革命初起,老师们毅然决然带头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于是,我们这些学生也纷起响应,跟着剪掉辫子。其时,我们乡下已有“同盟会”的组织,提出了“兴汉灭清”的口号。 不过我们对老师的教导和行为,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满意,有时也有些反感。譬如:学校不让学生读孔孟之书,但是,开学的第一天和学期终了的最后一天,却要全体学生和老师都得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向孔子牌位三鞠躬。即使在辛亥革命后,还一直这样向孔子行礼为仪。学生们提出异议,老师们却对我们说:“孔夫子么!学问最深。我们今天读的书,还是根据孔子的文字编的呢!” 那时,推翻满清运动,已不胫而走,风靡朝野,大家都在议论着满清的不好。可是在光绪皇帝驾崩时,学校礼堂里还挂起了白布球,举行所谓的“国丧”。满清皇朝濒于灭亡的前夕,社会上人心惶惶,流言蜚语,交相传播。记得,一天夜已深了,家人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到后院天井去看扫帚星。我好奇地急忙穿好衣服跑到后院,抬起惺松的睡眼,看到西北部天际果然出现一颗很长的星,形状很像扫帚,而且较其它星是特别亮。后来,我又听说“天上出现扫帚星,地下就要动刀兵……”,“长毛又要出现了……”。当时社会状况动荡不安,秩序紊乱,聚众抢米的事也时有所闻。有的地主家的老小,吓得晚上躲进穷人家里去睡觉。还有让你听了毛骨悚然的谣言。有一次祖父从外面回来,神秘地向家里人说:“外面都在传说,今晚有数万阴兵要路过我们这里。据说,人只能看到阴兵的脚,看不到他的身体的……”祖父要大家赶快早点吃晚饭,关门睡觉。还慎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如果人碰到了阴兵,不死也要脱层皮!”待到第二天,已是大天四亮了,大家才敢开门。互相地探询起来,有的竟说,昨夜曾听到很多很重的脚步声,那就是阴兵过境了……。 这时抢米风潮越来越紧张,地主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便到黄渡(镇名)营盘里,请来了清兵。清兵,在我的记忆里,都穿着马褂式的上衣,胸前背后各有一个白布圈,圈里面写了一个“勇”字,很醒目。实际上这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