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百合病害防治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让农民真正的掌握技术 怒江澡塘村 种百合难不难? 百合上可以发生的病害有47种,其中以真菌性病害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已报道真菌性病害有22种,其中以灰霉病、炭疽病、枯萎病、疫病最为常见。  百合生长过程可以分为植株生长期与种球孕育期二个阶段 。 植株生长期 :枯萎病、疫病(连续下雨 ) 种球孕育期:灰霉病、炭疽病 另外百合所有生长时期均可能受到病毒病之威胁。 植株生长期 百合枯萎病 又叫根腐病、茎腐病,重要的土传病害。 染病株初期表现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失去光泽,后症状渐向上扩展,最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变褐后枯死。后期维管束变褐坏死,几乎无基生根,茎生根很少。 此外,尖镰孢菌百合专化型还可侵染鳞茎外皮基部,基盘上出现褐色坏死或腐烂,造成鳞片散落。 病原与发生规律 病原有3种,均为镰刀菌,属半知菌。 病菌以菌丝体在鳞茎内或以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带病鳞茎和污染的土壤是该病主要侵染源。 该病在开花后遇有气温高、降雨多易发病,连作、受地下害虫、根结线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多发病重。 防治措施 1、少施N肥,增施P、K肥,提高抗病力(弱酸性土壤有利于百合生长,不利于镰刀菌生长) 2、种球处理:50g秀苗+100g甲托+100g多菌灵+50g喷旺兑100斤水洗100斤种,浸20~30分钟。 3、土壤消毒:五氯硝基苯、敌克松等1.5~2kg一亩。 4、防治好线虫与地下害虫 5、药剂防治:秀苗+炭息喷灌 百合疫病 百合疫病又称脚腐病,病菌可侵染茎、叶、花、鳞片。 茎部染病呈水浸状病斑,呈褐色,后期茎部上的病斑逐渐向上、下蔓延,造成茎部腐烂,茎基部被害,溢缩,导致全株枯萎,折倒死亡。 叶片发病,初为水浸状小斑,后扩展为不规则的淡褐色的大斑,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 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引起。 病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随残组织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或厚垣孢子萌发,侵染百合引起发病。 病部又产生大量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天气多雨,排水不良的地块,病害发生重。 初侵染源难死,再侵染能力强 天气潮湿多雨,尤其是大雨后,排水不良,湿气滞留,有利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湖南出苗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地上部大量出现症状。 防治措施 1、百合种植地要高畦深沟,畦面子整,以利雨后能及时排水。 2、初发现病株,应及早挖除,集中深埋。 3、土壤消毒 4、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5 、药剂防治:用金霜霉疫净防治,5~7天打一次,2~3次可控制病害发展。 种球孕育期 百合灰霉病 百合灰霉病又称叶枯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造成叶片枯萎,花蕾腐烂,植株提早枯死,进而影响鳞茎产量。 危害症状 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灰色的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高温干旱季节发病,病斑干且变薄,浅褐色。 病原与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引起。 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寄主病部或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田间发病后,病部可再产生分生孢子,造成再次浸染。 百合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在气温15~25℃,特别是20 ℃相对湿度大于90%时病情扩展快,故连阴雨后该病易重发。当条件适合时,百合灰霉病的孢子形成、释放和萌发整个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完成;连续阴雨天和雾天,百合叶片有水分时,便可以导致该病的暴发和流行。 防治措施 ① 农业防治 选用健康的鳞茎作种子,田间应通风透光,避免过分密植,促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冬季或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组织,及时摘除病叶、病花,以减少菌源。 ②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喷洒40%施灰乐悬浮剂1500倍液,每隔7~10天用药1次,交替使用,共施2~3次。 百合炭疽病 主要侵害叶片、花和鳞茎。 叶片发病,产生椭圆形、淡黄色、周围黑褐色的病斑,中央稍凹。花瓣被害,产生椭圆形淡红色的病斑。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 天气潮湿时或下雨后,叶片病斑上会长出很多黑色小粒点,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鳞茎发病,外侧的鳞片产生淡红色不规则形的病斑,病、健分界处明显,以后病斑变成暗褐色并硬化。 病原与发生规律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引起。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或浇水形成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暖潮湿适宜发病。病菌生长温度4—34℃;发病适宜温度20-26℃,百合生长期多雨,尤其是鳞茎生长期阴雨较多,田间积水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 ①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鳞茎作种用。冬季或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菌源。 ② 药剂防治 使用专业防治药剂炭息一袋一桶水防治炭疽病。 多菌灵.福镁双.溴菌腈 40%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