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大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观察与实验
一.实验的意义
以精密的控制获得正确的结果
eg:下落物体的重量与下落时间的关系。
物体高度,初速
大小,重量,形状
质地,etc
时间为因变量,其他均为控制变量
二.心理学研究涉及的变量
1. 自变量 ——可操纵(对一个事物),选择(男女,被试年龄。。。)
刺激变量(一般都可操纵)
被试变量(一般是用选择的方法)
2. 因变量 —— 测量(包括计数)
3. 干扰变量(或称控制变量) 也包括刺激变量,被试变量。
三.思考
1. 学习以后,再现之前,插入学习材料的多少与原来学习材料的遗忘情况之间的关系。
2. 对外语单词每次记多少个(自变量)比较合适,测验做对的题数(因变量)。
3. 视力(自变量)对字词再认(因变量)再认的影响
4. 男女生(性别自~)对计算机爱好差异(程度因~)
5. 小学生可否学代数 年龄(小学生/中学生 自~) (学会/学不会 因~)
6. 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不培养 自~) (成绩 因~)
7. 说出变量控制上的问题
(i) 一学校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一组用PC机,一组用Apple机 结论:用计算机好。X.因为是在比较不同的机型。
(ii) 一老是用计算机辅助口算数学。 一节课后测验,发现用计算机的学生的成绩高于不用计算机的学生。(智商,水平,性别,年龄都一样)
结论:用计算机好 X.(因为情绪变量设有控制)用CIA,兴奋。
2.心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
一.问题的选定
从某理论,从生活经验
二.选定实验目的
检验何种自变量与何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方法(程序)
eg:(I)A~B 对照 (两组)
(ii)ANA (一组)
方法一——N(新方法)——方法——
(iii)ANNAAN…随机(一组)
四.(被试)选择对象
五.时间,地点,人员,材料
3.实验报告的写法
一.题目
二.关键词 3~5个
三.引言。
从前的实验。引用的话。
自己的目的,原实验有何矛盾,问题。
四.方法
五.结果(不下结论)统计检验,有无显著性差异(也可能有引用,要注明)
六.讨论(自由发挥)
七.结论 强调结果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原始数据,资料)
带有统计编号意义的用阿拉伯数字(年月日,时间也是)约数用中文(不要顿号),个位数也常用中文,文献中,古籍——中文,现代——数字
万,亿,兆可压缩 —— eg:1.2亿 3千”X”
第二章 反应时
&1一般问题
一.人差方程
A-B=0.5
二.反应时 没有反应的时间(又叫反应潜伏期)
三.唐德斯,反应时A,B,C
图(略)
四.反应时的测定
2.减法反应时
一.减法反应时的定义
任务一与任务二只差一个要研究的环节,两反应时相减得到的结果即要研究的环节的反应时。
二.应用举例
1. 心理旋转
2. 实验:图(略)
3.加法反应时(附加因素法)
首先,S.Sternberg的实验
图(略)
第三章 心理物理法
1.阈限及其操作定义
操作定义:
50% 刺激系列,反应系列(一般,刺激系列(范)
2.三种心理物理法(古典)
一 化法(极限法)
转折点:两次不同连续反应相应刺激的算术平均数。
注:
(i) 起点随机
(ii) 渐增渐减随机
(p98书)
二.恒定刺激法 ——特点:只用少数几个(5~7个)刺激,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它是不变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