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用儿歌教学法教幼儿穿脱衣裤
我用儿歌教学法教幼儿穿脱衣裤
“叮叮当,叮叮当”随着欢快的起床音乐,孩子们一个个从被窝里钻出来忙开了,穿毛衣、穿外套、扣纽扣,看着他们能干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想起以前,中小班的幼儿午睡起床后不会穿脱衣裤,我总是忙得团团转,帮这个、帮那个,于是几经尝试,我采用儿歌教学法终于帮助幼儿克服了困难。
??? 首先,我教会幼儿穿套衫。“一件衣服三个洞,先把脑袋伸进大洞口,再把手臂伸进两边小洞洞,拉直衣服就完工。”在幼儿学会念儿歌的基础上,再拿出套衫让幼儿亲身实践。先把衣服放平,学会找出前后,使前面的一面衣服向下,然后拿着衣服先把脑袋伸进大洞口,再把手臂分别伸进两个袖管,最后把穿在身上的衣服拉平整。一件套衫就穿好了。
??? 接着,我又教幼儿穿开衫。同样,先教会幼儿念儿歌“抓住领口翻衣往背披,抓住衣袖伸手臂,整好衣领扣好扣,穿着整齐多神气。”在幼儿熟练朗诵儿歌的基础上,再进行实物练习,幼儿一下子就学会了,念儿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还有穿脱裤子、脱套衫等的一些儿歌,幼儿学会了儿歌学起动作来也简单省事多了。原先班上只有小部分幼儿会自己穿脱衣裤,现在进行儿歌教学的方法后,绝大部分幼儿都能自己动手穿脱衣裤了。你瞧他们,一边穿衣一边嘴里还在轻声地念着儿歌呢。另外,这些儿歌通俗浅显,幼儿易于理解,它既点明了幼儿穿脱衣服的方法,也点明了穿脱衣服的顺序,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读来琅琅上口,幼儿也特别喜欢。
??? 所以说,采用儿歌教学的方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幼儿童话欣赏心理特点初探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童话欣赏心理特点初探
童话作为最受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直是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人们对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欣赏主体)在欣赏童话作品时究竟有哪些特点缺少专门的研究,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童话欣赏活动的盲目性、程式化和简单化。为此,笔者以文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以及儿童文学接受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对3—6岁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在童话欣赏过程中的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审美心理特点进行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以期为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童话欣赏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童话欣赏的特点
在研究中,笔者根据童话的情节发展和情感变化的结构,选择了简单型、重复型和复杂型三类童话(依次为《小蚂蚁和豆芽兵》《会动的房子》和《白色的蛋》),让3—6岁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每个年龄组抽样选取20名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共60名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倾听童话录音。笔者随时观察、记录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在听故事时的表情和行为,并要求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听完录音后完成以下任务:①在与故事内容有关和无关的备选小图片中,挑选出与故事有关的人物、事件、背景图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排列顺序,再要求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把听到的故事完整地讲一遍,以了解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情况;②把故事的最后一段内容画成图画,再对图画进行解释,以了解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在符号与表象的转换中,为故事添加了哪些想象的成分;③在与故事内容有关的和无关的拟人化“人物情绪脸谱图”中,根据故事情节挑选合适的情绪脸谱图,并用语言描述,以了解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对人物情绪的识别能力和匹配能力;④针对故事人物回答“你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以分析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对故事寓意的理解。通过小样本的调查,笔者初步发现3—6岁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的童话欣赏具有如下心理特点。
(一)感知的特点
笔者在“感知”项目的调查中发现:①在对人物的感知上,3—4岁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都知道作品中有哪些人物,但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以及心理活动等细节缺乏完整把握;5—6岁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对作品所有人物细节的感知才逐渐丰富起来。②在对环境的感知上,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普遍能感知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但3—4岁 HYPERLINK / \t _blank 幼儿对环境尚不能准确把握,如在故事《小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新版本)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乐园》PPT课件 .pptx VIP
- 2023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案例.pdf
- 2025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及例题——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析版).pdf VIP
- Beauty in Common Things公开课教学课件说课稿课件.pptx
- 卫生院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doc
- 书香校园申报事迹材料.docx VIP
- “智慧担保”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docx
- 2024大单元教学: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五级下册第三单元百追梦复兴中华整体教学设计 .pdf
- 书香校园申报事迹材料.docx VIP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玩具与手工》课程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