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武陵区区域基本概况
第一章 武陵区区域基本概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1、国土面积。武陵区土地总面积221.84km2(不含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渡假区),其中农业用地面积131.26km2,建设用地面积63.68km2(含农村居民点19.22km2,城市建设用地44.46km2),未利用地面积26.89km2。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6.06km2。全区土地利用程度高,城市及工矿面积大。
2、地理、地质情况。武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低处柳叶湖的东江乡脚盆,海拔仅28.2米。武陵区由中心城区周边的护城、南坪、东郊、东江、丹洲、芦荻山、河伏7个乡镇组成。全区海拔在28.9—33米之间,度于3度。
3、土地资源状况。武陵区土地能够用来发展农林牧渔的生产用地占75%左右,且大多地势平坦,坡度小,主要是蔬菜和经济作物的用地。区境土地资源与总面积的比例是:农用地占59.1%,其中耕地占48.9%;建设用地占28.7%,其中城建面积占69.8%。全区母质以河流冲积物为主。据常德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证实,壤质土占耕地面积的97%,酸碱度为中性偏酸。按国家对土壤肥力入级评价方法划分,郊区农用地中,一等地占54.1%,二等地占27.2%,三等地占8.7%,四等地占6.3%,五等地占3.7%,土质较为肥沃,生物循环快,土地再生能力强。
4、水资源条件。区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除沅水干流外,均属西洞庭水系。以沅水和柳叶湖为枢纽,把枉水、东风河、三闾河、新河、马家吉河联成一体。其中,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4条,湖泊主要有柳叶湖、沾天湖两大蓄水湖泊,两湖与马家吉河、三闾河、沙港、新河四河相连,水量相互调剂。区内降水充足,产水丰富,入境水量大,产水量、来水量年内分配集中,主要集中在4—9月,汛期年际变化大。地下水主要是由潜水组成,由于地势低平,土壤透水性能好,临水线长且降水丰富等因素,再加上地下水交换条件和能力理想,所以地下水丰富。根据现年与多年平均测算:武陵区地表水现年为999.44亿m3,多年平均为870.22亿m3,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为14024.4亿m3。
第二节 区位及交通条件
武陵区位于常德市南部,居沅水与洞庭水系汇合处以上,东与鼎城区牛鼻滩接壤,西与桃源县陬市镇毗邻,南抵沅水,北邻柳叶湖、沾天湖,下辖东郊、东江、护城、南坪、丹洲、河洑、芦山七个乡镇和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三岔路五个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131个,其中村委会60个,社区居委会71个。武陵区1988年6月前称常德市,系1949年8月5日常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将常德县的县城析出成立。此后经过10多次区划调整,于1988年6月更名为武陵区,是常德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常德市人民政府驻立武陵区。武陵区交通便捷,已经形成水运、公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
1、航空运输。常德桃花源机场距城区仅7公里,机场已开通至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地的航班。
2、铁路运输。横贯东西的连接焦柳、京广两条大动脉的石长铁路穿过武陵区,常德火车站坐落在武陵区的南坪岗乡,为全省最大的地市级火车站。
3、高速公路。城区内有洞庭大道、武陵大道、人民路、皂果路、芙蓉路等主要街道。207国道线和S306省道线纵贯全境。常长、常张、常吉、常岳、常荆、常邵等6条高速公路在常德市城郊交汇并网。随着综合运输体系的逐步完善,武陵区将成为连接湘、鄂、川、黔、渝五省(市)的交通枢纽。
4、县际、乡际及通村公路设施。目前,武陵区公路网总里程为407.532公里。国道207线1条,长19.92公里,占公路里程的5%,省道S306线1条,长7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县道(丁马线、灌南线)2条,长12.85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3.16%,乡道76.199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8.69%,村道314.308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7.13%。武陵区农村公路网充分利用了国、省道与城市道路主干线,呈现“人”、“十”和“丁”字形,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已经提前三年完成“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第三节 经济发展现状、 主要特征和优势
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1、经济实力全面提升。2011年,武陵区国内生产总值77.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3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0元,全区经济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现代三产、新兴工业、都市农业”的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8:30.3:63.9。全区建成及在建三产业项目92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13个、5000万元以上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