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产业组织(上).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产业组织(上)

第2章 产业组织(上) 2.1 产业组织学的发展历程 2.2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 2.1.1 产业组织学的定义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产业组织理论被定义为与市场联系着的不易以标准教科书上的竞争模型来分析的经济学领域。 在《产业组织学手册》中,产业组织学被定义为微观经济学中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进程的密切关系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广泛领域。 2.1.1 产业组织学的定义 阿宁德亚·森 (Anindya?Sen,1996)在牛津大学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的导言中认为,“产业组织学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 泰勒尔(1988)说,“我想避免给这一学科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因为它的边界并不明确。产业经济学的确始于厂商结构和行为的研究,……但是,产业经济学的内容比经营战略更丰富”,“研究产业组织就是研究市场运行。 2.1.1 产业组织学的定义 产业组织学是研究一个产业内横向(水平)分工企业间形成的市场竞争结构与市场竞争行为。 产业组织学的特点 (1)不完全竞争导向: 产业组织学是研究与市场联系着的不易以标准教科书上的竞争模型来分析的经济学领域。——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2)应用导向: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理论侧重于竞争模型;产业组织学侧重企业竞争行为的实际应用。 2.1.2 产业组织学的产生 1.“马歇尔冲突” 规模经济-企业扩张-垄断产生-抑制竞争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要求与市场自由竞争的矛盾 企业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效率之间的矛盾 2. 垄断问题的关注 《谢尔曼法》第一部反垄断法 斯拉法 1932贝利、米恩斯《近代股份公司和私有财产》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2.1.2 产业组织学的产生 3. 垄断竞争理论 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几乎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谋而合地提出纠正传统完全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 他们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全面研究,奠定了垄断价格理论的基础。尤其张伯伦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 2.1.3 产业组织学的形成 1 哈弗学派 1938年梅森在哈弗大学成立了一个产业组织研究小组。 1939年,梅森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研究方向。 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Z. Bain)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学的教科书《产业组织》,提出了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标志着产业组织学的正式建立。 2.1.3 产业组织学的形成 1959年,凯森(K. Kaysen和法学家特纳(D. F. Turner) 又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为产业组织学中的反垄断政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70年,谢勒(F. M. Scherer)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弥补了贝恩《产业组织》一书中对市场行为论述的不足,提出了完整哈弗学派的分析框架,从而将哈佛学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1.3 产业组织学的形成 2 有效竞争标准 1940年,克拉克(J. M. Clark)发表《论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提出有效竞争概念。 梅森提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 后来,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 2.1.3 产业组织学的形成 3 S-C-P框架 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由于十分重视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决定作用,哈佛学派又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2.1.3 产业组织学的形成 4 反垄断政策主张 反垄断政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保护和鼓励竞争、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政策等。 对美国1968年司法部分布的《兼并准则》起了直接的作用。 一批大型反托拉斯案件相继在美国被提出诉讼,其中包括1969年由美国司法部提出诉讼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BM)案、1972年的施乐复印机公司案、1972年凯洛特公司等四家早餐谷物公司案、1973年的埃克森公司等8家石油精炼公司案等等。 2.1.4 产业组织学的分化 20世纪40-60年代,哈佛学派是产业组织学主流学派。 但是,哈弗学派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缺乏理论基础,侧重案例研究。 第二,缺乏实际证据。“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第三,反垄断政策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一方面,削弱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原因,另一方面,大型反托拉斯案件带来了巨额的诉讼费用和大量时间消耗。 从70年代开始,哈弗学派遭到了许多的质疑,产业组织学开始分化。 2.1.4 产业组织学的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