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潮州陶瓷工艺及文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潮州陶瓷工艺及文化研究

潮州陶瓷工艺及文化研究 高一(2) 吴 莉 苏湘娜 庄小洁 指导老师:张文永(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科) 一、调查原因 陶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工艺,。,。,china与中国的简称China,,,。,,,。,,5cm~100cm间),主要用作建筑物内、外墙和室内、外地面的装饰。 卫生、卫浴陶瓷:包括有洗面器、便器、淋浴器、洗涤器、水槽等。该类产品的耐污性、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良好,,,,,,,,,,,4cm、5cm等,长度在200cm~400cm间。主要用作陶瓷砖干燥及烧成时对坯件的支承和传送。 2、陶和瓷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吸水率。吸水率小于0.5%为瓷,大于10%为陶,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 3、潮州陶瓷史 潮州是中国瓷都,1300多年的历史。枫溪是中国瓷都的龙头,4000多家,,70000多人,70多亿元,3亿多美元,,,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精美绝伦的作品说明了中国陶工所耗费的心血,令人不禁慨叹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我们将以陶瓷制作过程中的五个主要步骤(取土、成形、上釉、装饰、烧制),来说明土与火的艺术之路。 中国陶瓷工艺在兴起和发展方面,受到三项主要条件的影响,那就是水、火以及土。在制作方面,陶瓷工艺需要笨重庞大的坯土及燃料,因此出产黏土而又有丰富林木可作燃料的地区,是建立窑厂的必备条件。 台湾省台北地区的北投和南势角出产可作陶瓷的黏土,而窑厂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则逐渐集中于莺歌镇。到今天,莺歌镇已成为台湾北部的重要窑区,由于历代烧瓷经验的累积,及镇上世代居住又有技术的师傅,使得许多现代化窑厂仍寻循而来,在莺歌镇地区继续开窑。台湾中部的窑区则在苗栗县及南投县,因为狮头山区所盛产的土和丰富的林木,使得苗栗及南投附近的窑场林立,如苗栗地区部分窑厂已改用瓦斯作燃料,同时进口瓷土来烧制高级瓷器,甚至引进外来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来提升产品的质量。 1、取土与练土 陶瓷产品的良窳首先被黏土的好坏所决定,是否有优质的原料土源,也是设置陶瓷的先决条件。过去探土时,完全凭师傅的经验,以可塑性的大小做为土质高低的标准。现我们可看见一只探土铲,探土时,将弧形的铲口左旋转,就可挖出不同层次的黏土。有时采集到的土石质成分较多,需要先压磨成粉状。这种质地坚硬的山土,以苗栗地区最著名,于是苗栗人很早就用黄牛拉着巨大的石轮,将晒干的土碾磨成粉。 采集碾后的土料,需存放一段时间产生陈腐作用,增加土的黏性与可塑性。接着进行练土,由练土工人或牛只,用脚在土上不断踩踏,使黏度均匀。练土的最后阶段,仍得借助人工用双手再度揉练,同时把土中的杂质与粗粒拣除,才能得到土质纯净、软硬适中、轫性充足的土,而完成全部的练土的过程。 2、手工成形 陶土练制完成后,开始要将土捏塑成形,传统上分为手工成形与机械两大技术。手工成形法最常见的是土条盘筑法和辘轳成形法,主要是将练好的土搓成长条,再层层盘绕筑出所需的形状,这种又称为“手做”的方法,过去常用来做水缸、金斗瓮、酒瓮等较大型的容器。辘辘轳又称为“陶车”或“快轮”。辘轳拉坯成形法是利用辘轳旋转时时的力量,以手拉出均匀的坯形,主要用于圆形产品的制作,如碗盘盘、陶瓮、陶钵和水缸等。 3、陶瓷彩衣 “釉”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一层薄坚固的玻璃质,有保护和美化的作用,也是陶瓷的重要特色之一。不管任何陶器,最常用的装饰法是上釉,釉药使坯体光泽,而且容易清洗,早期最常用的釉药是透明铅釉和灰釉。日治时期日人引进新的釉药,使台湾的陶瓷的釉色增加不少。上釉时,不同铀药的成分及上釉的方法,对成品的色彩或纹路效果影响最大。如何选择、调配不同的釉药侔上釉法,来配合成品所需的效果,是一门很复杂、很专门、也充满可能性的学问。陶瓷工作者在这条路上,不断摸索中制作出多采多姿的釉彩效果。也以此代运用“火”的智慧成果。 4、陶瓷美化 坯体完成后,为增加美感,通常在士胎表面作一些装饰。陶瓷表面的装饰美化工作,除了可以上釉外,还有土胎本身的刻画、彩绘(注:通常是以毛笔沾上颜料,在坯体上描绘图案,早期以“釉上彩”及“釉下彩”两种作为代表)。等装饰技巧。特别是陶器,因坯土杂质多、含铁量高,坯体颜色较深,不易表现出釉色,所以传统的陶器,经常以印花、刻花、贴花、镂空等技法来装饰。而坯土含铁量较少、坯体较白的石陶器及瓷器则运用釉下彩。 蛇窑是象征陶瓷最主要的元素之一。烧制陶器的最后、也最关键的阶段是将成品放入窑炉中,用高温烧成。台湾早期所使用的窑大致有包仔窑、蛇窑、四角窑、目仔窑等,无论其外形如何,基本上窑炉的构造分为燃烧室、窑室、和烟囟三部分。蛇窑一般依山坡建筑,窑头低、窑尾高,外形是长条圆管型,有的可长达一百多公尺,远望像一条巨蛇或龙,所以又称为“龙窑”。燃烧室是蛇窑的最前端,又称为窑头,燃料放在此处燃烧,供应窑炉热源。燃烧室的前方有三个垂直排列的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