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王婆3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王婆”
——浅谈记者稿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我看来,记者其实也是一名商人,商人卖的是东西,我们卖的是新闻。如何抓住“商品”(新闻)的卖点、如何通过自己的吆喝吸引顾客(受众),需要我们动脑、下功夫。但往往,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都没有当一个合格的“王婆”,现就文稿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浅谈一点个人想法。也许,并不准确,因为说实话,论经验、论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我都赶不上在座的很多人,若是让我单独采访、写稿,也会出现诸多问题,犯和很多人一样的错误,但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常常学习大家的稿件,还是发现了一些有共性的、应该改进的问题。所以希望和大家共同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讨一下如何避免、如何改进,目的是希望这种相互学习让我们的新闻更完美、更好看,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帮忙斧正。
一、核心价值提炼不准确。
核心价值,也就是新闻主题。新闻的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是作者通过一篇新闻所要阐明的中心思想和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其提炼判断是否准确,不仅影响报道的准确性,也影响报道的深度和高度。
表现1、忽略主题
例子:京剧团庆甲子寿 日本票友来助阵(先不看标题和导语,直接看文稿)
(导语):昨天,是我市京剧团建团60周年的日子,众多的京剧爱好者和远道而来的梨园大家是齐聚一堂。
(现场声):(王婉华《苏三起解》)
(配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婉华,国家一级演员熊明霞、李元元、谭联寿等,还有众多的京剧爱好者在昨天下午同台献艺,表演了《红梅赞》、《霸王别姬》、《捧印》等经典唱段。
(现场声):(熊明霞《霍小玉》)
(配音):在现场,长期侨居日本的高玉兰女士的表演更是让大家拍手叫好,而她的日本籍先生森大和正在台下拉着京胡为她伴奏。
(现场声):(高玉兰《状元媒》)
(配音):据了解,两人现居日本横滨,这次回国省亲获邀来到宜昌表演,两人从小都是京剧爱好者。
(同期声)日本票友 森大和:我觉得犹如我的第二生命。唱京剧要说是从小,但是其中有30多年基本上都没有唱,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小就喜欢所以说始终放不下。
(配音):也正是因为京剧,森先生和太太高玉兰女士结缘,他们告诉记者,在日本,也有不少票友找他们学艺。
(同期声)票友 高玉兰:日本的高级职员,还有大学生喜欢我们的京剧,我们在那边有京剧票房,就给他们吸引来了,他们就找到京剧票房,找到我先生,教拉琴,学我们的京胡学的很快,积极性非常的高。
(配音):不遗余力的在日本传授中国国粹,希望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喜欢上这门艺术,是森先生和高女士一直以来的心愿。
(同期声)票友 高玉兰:能够回来和国内的朋友参加京剧的联谊会,大家在一起京剧沙龙,把这个氛围搞的都有一点影响,让大家都来喜欢京剧,不断的唱京剧,研究京剧。
市京剧团团长 孙虎:日本人对京剧艺术就这么渴爱,可敬,作为我们搞戏本身的,那就没有话说,要继承和发扬国粹了。
讨论:光看文稿,大家觉得这篇新闻的主题应该是什么?有谁能和京剧团60年甲子宴联系在一起?明明是京剧团60年生日宴会,这些名角、包括票友,都应该是衬托这个主题,结果配角抢了主角的风头。龙姐,你来说说,你后来补充了一些怎样的信息。。。。
文稿内容与标题中表现的新闻主题明显两张皮,影响了报道的准确性。
表现2、偏离主题。
例子:收到律师函追缴欠费 机主不知真伪左右为难
(导语)这段时间,市民袁女士为自己收到的一张律师函,感到忐忑不安,这是怎么回事呢?
(配音)几年前,袁女士在重庆工作,为了方便联系,她办理了一张重庆当地的移动手机卡,2008年,袁女士回宜昌工作,随后,她将自己的手机卡号更换为宜昌本地的号码,2009年5月份,袁女士突然收到了一张重庆伊斯特律师事务所发来的手机话费欠费通知律师函。
(同期)市民:袁女士:说我08年欠他的费用是五十七块多元,不交的话要千分之三的违约金赔偿。
(配音)袁女士说,当时她按照律师函上留下的电话给对方打了过去,对方让她把所欠的费用汇到一个指定的账户上,这让袁女士心里不免有些疑虑。
(同期)市民:袁女士:我想的话这个卡都是这个月用完,欠费了,没有费用了会自动停机,他说我欠费,欠五十几块钱不知道是个什么费用,我现在看到电视上很多骗人的东西,我就不相信这一块。
(配音)后来,袁女士也没再理会这张律师函,可前些日子,她无意间看到又看到了这张催缴话费的律师函,而且按照律师函上注明的欠费违约金每天千分之三计算的话,算出的结果把袁女士自己吓了一条。
(同期)市民:袁女士:到今天我累计算了一下,欠了两百多块钱了。
(配音)袁女士说,看到自己所欠的话费一天天积少成多,她不免有些担心起来,她想去缴清话费,但又怕落于骗局,对于手中的这张律师函的真伪,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同期)市民:袁女士: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弄清楚到底是真是假,开始只有五十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