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同洲碗碗腔的发源及艺术传播研究.doc
古同洲碗碗腔的发源及艺术传播研究
摘 要:社会每天在飞速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享受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碗碗腔作为一个古老而优秀的老剧种一直活跃在陕西部分地区,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将碗碗腔更好的适应人们的审美,利用现代的传播方式将碗碗腔的美更好的展现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碗碗腔艺术特征的分析总结,思考现代传媒方式对于碗碗腔传播方法的新途径,对以后中国古代艺术在现代生活的发展做出参考。
关键词:碗碗腔;唱腔;传播;表现形式
项目名称:丝绸之路西安段非物质文化遗传数字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5L110。
项目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编号:123053029。
1 碗碗腔的诞生溯源及生存环境
伴随着古代文明的高度发达,举世著称的西音就产生于陕西。据陕西省戏曲志记载:自汉高祖二年,冯翊(大荔)民众根据当地流传的东海黄公伏白虎的故事编演角抵戏《东海黄公》一剧,为我国戏曲史上最早见诸记载的剧目,同时揭开了东府地区的戏曲历史;碗碗腔是以大荔为中心并以“灯影”为表演形式所流行的地方戏曲剧种,也称东路碗碗腔皮影戏,又名时腔。其名称来源传说有二,一说主要节奏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另一说因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名“阮儿腔”。据史料记载同朝一带的唱词手抄本就有400多种, 1956年由大荔县沙底业余剧团将婉婉腔传统剧《献连环》搬上大舞台试演后, 1961年大荔县戏曲剧院碗碗腔剧团由省组成演出团赴京演出,历时40天,受到了周恩来、陈毅、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从此碗碗腔成为一种舞台戏曲剧种,并与皮影戏在大荔渭南一带流传至今。
大荔县位于陕西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古称“三秦通衢”、“三辅重镇”。这样的历史重地历朝历代也是皇帝行宫,唐代更是皇家养马场,大荔境内多胡人,至今还有游民民族姓氏村“答家村”、“拜家村”,多文化的交流和宗族联姻,大荔地区自古出美女,多进宫为妃为婢,声音及其优美。相传西汉文帝刘恒时,宫妃为引太子玩耍,把桐叶剪成人影,在灯光的照耀下映在窗户上,嬉戏哄幼儿入睡,并伴随“咿呀……啊呀……”的优美腔调,这也有可能是碗碗腔最早的缘起。至今当地皮影艺人口中传说:“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以此表示在汉代就有了碗碗腔及影戏。
2 碗碗腔的艺术特点及价值
同朝碗碗腔的音乐优美,唱腔细腻、婉转、缠绵,特别是它的“三不齐板式”是其他所有板腔体无法表现的,形成了独特的板式结构。乐器以碗碗、月琴为主,配以三弦、板胡及打击乐,特别是因敲击碗碗确定音乐的轻重缓急,故而碗碗腔唱腔艺术:碗碗腔在音乐结构上属板腔体,虽属小戏,但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具特色,唱腔细腻、幽雅、婉转、缠绵、美妙动人。彩腔有:三不齐、三道腔、花花腔、叠腔等,每种唱腔又有花音、苦音之分,慢板与紧板又有三不齐的唱法。碗碗腔在演唱上一般用拖腔一般都向上翻,唱腔美妙动人,尤其是小生、小旦、青衣演唱时真假声结合使用,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唱腔多用花音,并且唱、白由一人承担。
它与全国所有板腔体音乐结构形式的剧种基本相同。但由于受地方语言,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比较明快、高亢、细腻、华丽,在关中地区小剧种中最具有代表性。碗碗腔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积淀着古代文化的精华,汲取着质朴的古典文化营养,在乡村社会生活中传播着中华民族古典文明的基本因子。碗碗腔唱词内容的民间文化艺术方式体现着儒、道、释的古典哲学思想(图一),相融相济于一体,构成了健康活泼的触觉艺术形态。
3 新形势下碗碗腔的传播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古文化的接受程度逐渐降低,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很多年轻人很少有时间听传统戏曲,碗碗腔戏曲演出市场萎缩。过去以农村红白喜事为主的演出市场,被歌舞、其他戏曲占据。导致碗碗腔小剧种发展的萎缩,这也让宣扬传播变得格外困难。
人常说“世界皮影在中国,中国皮影在渭南。渭南皮影配唱碗碗腔悠雅细腻,悦耳中听,当属正宗。”碗碗腔作为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维度,无疑为艺术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 碗碗腔的传播仅停留在基本的区域性传播, 作为优秀文化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里, 我认为碗碗腔在新形势下发展和传播离不开现代的媒介形式,也可以说离不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应该从当地本身的地理、经济状况出发, 探索新的传播媒介在碗碗腔传承发展和文明进步中的重要意义。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斯就明确指出: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 困难之处在于我们不得不持续地扩展它的意义, 直到它几乎等同于我们的整个日常生活。而碗碗腔的传播途径正是离不开这种概念上的倾向和新形势的传播技术途径。
4 现代传媒技术下碗碗腔舞台表现
碗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