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缓和曲线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缓和曲线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山区高速公路快速施工放样的探讨 杨云鸿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 摘 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施工放样提出了较以往更高更快的要求,特别是云贵高原地区公路施工放样中,由于测站距施工线路较远,按以往常规放样比较困难,本文利用全站仪配合fx-4800P计算器编程对任意控制点快速放出各种线型的中边桩位置,并把任意点的统一坐标快速转化为施工坐标。 关键词:放样 统一坐标 施工坐标 探讨 0 前 言 在当今公路施工中,特别是云贵高原地区公路和电站公路施工,不同于北方平原地区的公路施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山区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切割剧烈、坡陡谷窄。受高等级公路技术指标的限制,多数是高路堤、深路堑;②山区地质构造复杂,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的存在,使岩体破碎、滑坡、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普遍存在;③控制点往往远离施工道路附近,甚至在大河或大峡谷的对岸,人员往来异常艰难。有以上原因,加之如今全站仪与fx-4800P计算器比较普及的情况下,提出用任意控制点或导线点测设线路的放样实用程序。 线路任意里程处的中桩和边桩计算(如下图) 1.1 根据交点坐标和起算方位角F、切线长T和偏角A计算出ZH、HZ坐标 XZH=XJD+Tcos(F-180) YZH=YJD+Tsin(F-180) XHZ=XJD+Tcos(F-A) YHZ=YJD+Tsin(F-A) 1.2 第一缓和曲线计算 建立缓和曲线L以直缓点ZH为原点,过ZH的缓和曲线切线为X轴,ZH点上缓和曲线的半径为Y轴的直角坐标,则得以曲线长G为参数Pi点的缓和曲线方程(为叙述方便,令Z=180÷(πR),B=ZL÷2) Xi=G-G5÷(40R2L2)+G9÷(3456R4L4) Yi=G3÷(6RL)-G7÷(336R3L3)+G11÷(42240R5L5) Pi点到ZH点的距离D=√(Xi2+ Yi2) ZH点到Pi点的方位角C=F±tg-1(Xi÷Yi)=C=F±ZG2÷(6L) 过Pi点的切线方位角H=F±BG2÷L2 1.3 圆曲线计算 根据圆曲线公式得: Xi=Rsinαi+m= Xi =Rsin(B+ZG)+0.5L-L3÷(240R2) Yi=R(1-cosαi)+P= Yi =R(1-cos(B+ZG))+L2+(24R) Pi点到ZH点的距离D=√(Xi2+ Yi2) ZH点到Pi点的方位角C=F±tg-1(Xi÷ Yi) 过Pi点的切线方位角H=F±(B+ZG) 1.4 第二缓和曲线计算 Xi=(T-G+G5÷(40R2L2)-G9÷(3456R4L4))sinA+ (G3÷(6RL)-G7÷(336R3L3)+G11÷(42240R5L5))cosA Yi=T+(T-G+G5÷(40R2L2)-G9÷(3456R4L4))cosA- (G3÷(6RL)-G7÷(336R3L3)+G11÷(42240R5L5))sinA Pi点到ZH点的距离D=√(Xi2+ Yi2) ZH点到Pi点的方位角C=F±tg-1(Xi÷Yi) 过Pi点的切线方位角H=F±(A-BG2÷L2) 1.5 根据ZH到Pi点的方位角和距离计算中边桩坐标 ⑴中桩坐标计算 X=XZH+DcosC Y=YZH+DsinC ⑵根据中桩到左边距离S和右边距离N及切点方位角计算边桩坐标 左边坐标 XZB=X+Scos(H-90) YZB=Y+Ssin(H-90) 右边坐标 XYB=X+Ncos(H+90) YYB=Y+Nsin(H+90) 1.6 根据中桩坐标和过Pi点的切线方位角把Pi点的统一坐标转化为施工坐标 X=(S-X)cosH+(N-Y)sinH+M※ Y=(N-Y)cosH-(S-X)sinH ※注:M为待测点桩号 fx-4800P计算器编程 程序 Defm 13:K“JDK”:R :L:F“FWJ”: P“Y+1,Z-1”:U“ZHX”:V“ZHY”:Q“HZX”:W“HZY”:Z=180÷(πR):Z[8]=0.5L-L^3÷(240R2):T=(R+L2÷(24R))tg(0.5Goto 6△ M≤Z[1]= Goto 1△ M<Z[2]= Goto 2△ M≥Z[3]= Goto 7△ M≥Z[2]= Goto 5△ Lb1 1:G=M-E:D=√((G-G^5÷(40L2R2)+(G^9÷(3456R^4L^4))2+(G^3÷(6RL)-G^7÷(336R^3L^3) +G^11÷(42240R^5L^5))2) P0=C=F+ZG2÷(6L):H=F+BG2÷L2:≠=C=F-ZG2÷(6L):H=F-BG2÷L2 △ Goto 3 Lb1 2:G=M-Z[1]:Z[9]=R(1-cos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