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美大学数学比较
中美大学数学比较(1)美国大学数学考试老师基本上都不(敢)出证明题,只让学生套公式算(如求导),还得把要用的公式列在后面。我接触了好几位上课的老师,的确如此。美国学生不喜欢死记公式,我感觉也不那么学习至上。我不清楚他们是否连乘法口诀也不要求记。大家想想,如果美国大学生数学真普遍好,为何丘大师老喜欢招中国学生?不过有的地方我赞成美国的做法, 学生先不理epsilon-delta那一套,就象17、18世纪那样。数学系高年级的才学epsilon-delta语言。国内让文科的也学epsilon-delta语言那一套,太过分了,对他们也没用。美国数学水平高原因之一是全世界的数学精英都往美国跑。
中美大学数学比较(2)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中国人“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很重,父母及学生本人都重视学习。中国学生的勤奋用功可谓世界第一, 美国人爱不爱读书是他自己的事,没那么大压力。老师布置的homework如果不要交, 一般他们不做。奥数竞赛人家也不专门重视,谁爱参加就参加;而中国把这看得很重,专门封闭培训,还事关国家荣誉。又如:中国常有培养接班人、梯队之类的规划、项目或奖项, 美国不刻意搞这一套。中国学生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后数学基础的确扎实,当然可能缺少自由想象的空间;美国学生中学不学什么严格证明,但多学模型与实例。关于集合,他们中学只学概念与例子,不学什么并与交等运算。美国学生不喜欢带字母的一般性题目,考试题得用具体数字。
中美大学数学比较(3)关于教学,再补充一句。在美国大学任何老师上课前都得接受防性骚扰培训(美国法律有规定,每两年得参加培训一次)。学生到老师办公室来,老师必须开着门,否则招惹来官司可麻烦了。
学生成绩共有如下几种:(1)A+, A, A-; (2)B+, B, B-; (3) C+, C, C-; (4) D+, D, D-; (5) F (fail); (6) I (incomplete, 得重修或补考); (7) Pass (=C), NonPass (插曲,,(我可记不起歌词了,那好象是90年代的歌吧).在这旧时的歌声中我又有了时空错乱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八十、九十年代. 10年前在欧洲当我接触的一些华人唱着七、八十年代的歌并将观念仍停留在他们出国前的时代时,我首次有时间倒流的感觉。我的房东也回国兼职了,有时我放VCD听歌轻松,可那些碟片太老了,老是歌唱紫荆花开、喜迎Hong Kong回归。当时的一些歌手如唱《大中国》的高枫早已不在了。说到空间的错乱,02年我在台北街道上走时感觉象在天津(我认为台北比不上南京、上海、北京),坐捷运(即地铁)时仿佛在香港。96年在Genova时非常喜欢那气派雄伟的九月街,整整8年后我又访Genova大学,重新漫步在那九月街上也有时空错乱的感觉。Z教授临回国前在网上碰到“粉丝”一词问我什么意思,国内变化真快,一年内就创造出什么“超女”、“粉丝(fans)”等新词汇。等我回国时不知又落伍多少了,好在这些并非数学词汇。
中美数学比较(6)看到同学们对本科教育的热烈讨论,这儿我也谈谈对中美数学教育差别的思考。前面我已列举了若干体现美国本科教育风格的例子。我赞同杨老的分析,中国教育偏重训导,美国注重启发。中国的学生学得深,难题做得多,所以基础很扎实;但这样的代价是没时间多学点新东西。美国的学生学的东西没那么深(可谓浅尝即止),但好处在于可多学点,面宽得多。记得初中时我做过大量的平面几何难题(如什么九点共圆啊),其实没这个必要,适当做一些训练训练逻辑思维就可以了。大学的数学分析,中国受前苏联的影响非常大,厚厚的吉米多维奇习题集与那六大本解答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如果日后你是研究分析或用大量分析的数学家(例如田老师),那样做对以后的确很有帮助;如果你以后研究代数,分析上钻得太深就没太大必要(当然考虑到学科的交叉,不懂也是不行的)。类似地,如果你以后做分析,本科做大量的代数难题也没必要;但你得懂代数基本的东西,因为有时要用到(象拓扑群)。美国那样多学点但学得不深,好处在于需要时你可自学深入下去。而象中国那样,个别课程钻得深,许多新兴的东西没机会学,完全不懂的自学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差别导致中国可出陈景润这样的专家,难出Wiles那样涉及好多知识的大家。Z教授常说中国数学家就象玩杂技的,多数只在某一方面玩得很精。换句话说,就是难得有高屋建瓴式的大师级人物出现。中美教育方式各有利弊;中国方式的优点在奥数竞赛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方式的长处则有利于出知识面宽广的数学大师。
我觉得把文科的数学等同于淡化了的数学分析是不妥的。文科人连工程计算都不用做,你为何让他学曲率、多重积分之类。我认为文科的应主要学数学发展史中的重要思想,主要去理解数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没必要花力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