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传播概论-佛光大学
佛光大學 97 學年度第 2 學期課程教學綱要
科目名稱:大眾傳播概論 科目代號:CN10100
英文名稱: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授課教師:王石番
開課單位 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 傳播系所
通識教育學門 上課教室 114 開課對象 學士班一年級 學 分 數 2 授課時間 (二)1-2 修別 1■必修 2□必選 3□選修 教學目標 宗旨:一、陳述傳播學的知識歷史,使學生知所始終。二、說明傳播學的重要概念、思想。三、使學生瞭解傳播學各次領域與未來課程的關係,四、分析媒介與社會的關係。
內容:一、大眾傳播媒介概論;二、大眾傳播媒介產業分論;三、大眾傳播的重要議題;四、傳播學的核心概念;五、傳播學的學術位置和知識歷史;六、傳播思想計代表性人物導讀;七、訊息的發展過程;八、意義的產生與詮釋;九、訊息結構;十、傳播者的互動形態;十一、傳播機構和社會的動態發展。
上課方式:已授課、分組討論為主。本課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大眾傳播的基本概念,從印刷媒體、電子媒介與視聽媒介到閱聽人、媒介影響等主要層面加以了解。本學期偏重在大眾媒介種類及其內涵的認識。
課程設計原則:
重視學生對大眾傳播與傳播媒介的基本認識,而非常識性的了解。
循序漸進,重視討論
要求上課前閱讀資料 課程要求 課程綱要:(含每週授課主題及進度)
課程綱要:(含每週授課進度)
第一週課程介紹,說明本課程意義,說明授課內容
第二週Chapter 8??? 新媒體:數位時代的傳播
第三週1同上
第四週同上
第五週Chapter 9??? 國際傳播與全球媒體
第六週同上
第七週Chapter 10??? 通俗文化:娛樂、體育、音樂
第八週同上
第九週期中考
第十週Chapter 11??? 廣告:市場裡的媒體使用
第十一週同上
第十二週 Chapter 12??? 公共關係:影響信念、態度與行為
第十三章 同上
第十四章 Chapter 13??? 閱聽人:媒介使用者的特性
第十五章同上
第十六章 Chapter 14??? 監控:政治、政策與經濟
第十七章 同上
第十八章期末考
講授方式 1□課堂講授 2□分組討論 3□實習 4□參觀訪問 5□其它 作 業 課程特色 主要參考
書 籍 指定閱讀 《大眾傳播概論》王筱璇勤淑瑩合譯,雙葉書廊出版,2005。
Melrin L.DeFleur Everette E.Dennis, 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
McQuail, D.(2000).Masss Communication Theory(4th ed.).London:Sage.【中譯本:陳芸芸、劉慧雯譯(民89)《必威体育精装版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柏文化事業。】
Straubhaar, Joseph and Robert LaRose (1996). Communication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中譯本:涂瑞華譯(1996)《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亞太】
彭家發等(1997)《認識大眾傳播》。台北:中山學術文教基金會
鄭瑞城等(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陳滔文、朱立、潘忠黨編(1997)《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香港:盧峰學會
馮建三(1998)《大媒體》(上、下冊)。台北。元尊
教材教具
成績考核
方 式 □讀書報告: % □平時考試: % ■期中考試:30 %
■其他:期末報告與口試 30 % ■作業20% ■出席20% 晤談及課程輔導地點(註3) 備 註 主要參考書籍之說明請含括作者、書名、出版處所、時間。
講授大綱及成績評量方式請務必於第一週上課時向學生充分說明。
專任教師於開學後,請將課程及輔導時間表置放於教師研究室門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