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实验报告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基本原理
1.1概述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是一种已有一个世纪以上悠久历史的分析方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激发光源的改进。
到了60年代中期,Fassel和Greenfield分别报道了各自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创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新技术,这在光谱化学分析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从此,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又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2方法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是价电子受到激发跃迁到激发态,再由高能态回到较低的能态或基态时,以辐射形式放出其激发能而产生的光谱。
1.2.1定性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如下:
(1)原子或离子可处于不连续的能量状态,该状态可以光谱项来描述;
(2)当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或离子吸收了一定的外界能量时,其核外电子就从一种能量状态(基态)跃迁到另一能量状态(激发态),设高能级的能量为E2,低能级的能量为E1,发射光谱的波长为λ(或频率ν),则电子能级跃迁释放出的能量△E与发射光谱的波长关系为
△E= E2- E1=hν=hc/λ
(3)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很不稳定,经约10-8秒便跃迁返回到基态,并将激发所吸收的能量以一定的电磁波辐射出来;
(4)将这些电磁波按一定波长顺序排列即为原子光谱(线状光谱);
(5)由于原子或离子的能级很多并且不同元素的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对特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通过识别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存在与否进行定性分析。
1.2.2半定量原理
半定量是对样品中一些元素的浓度进行大致估算。
一种半定量的方法是对许多元素进行一次曲线校正,并将标准曲线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进行半定量时,直接采用原来的曲线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会因仪器的飘移而产生误差或因样品基体的不同而产生误差,但对于半定量来说,可以接受。
1.2.3ICP定量分析原理
ICP定量分析的依据是Lomakin-Scherbe公式:
I=aCb
式中
I:谱线强度C:待测元素的浓度a:常数b: 分析线的自吸收系数,一般情况下b≤1,b与光源特性、待测元素含量、元素性质及谱线性质等因素有关,在ICP光源中,多数情况下 b≈11.2.4发射光谱光源
发射光谱通常用化学火焰、电火花、电弧、激光和各种等离子体光源激发而获得。等离子体光源有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DCP(direct-current plasma)、MWP (microwave plasma)。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波段范围与原子能级有关,一般在200—850nm,近几年由于分光测光系统的改进,仪器的波长范围已扩展到120—1050nm。常见的光源如表1。
表1 几种常见光源光 源
蒸发温度
激发温度/K
放电稳定性
应用范围
直流电弧
高
4000~7000
稍差 定性分析,矿物、纯物质、难挥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
中 4000~7000
较好 试样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分析
火花
低
瞬间10000
好 金属与合金、难激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最好 溶液中元素的定量分析 1.2.5ICP形成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高频电流I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Ar气,不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高速运动,碰撞,形成“雪崩”式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粉色),其电阻很小,电流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在管口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如图1。
图1 ICP形成原理
ICP焰明显地分为三个区域:
(1)焰心区,不透明,是高频电流形成的涡流区,等离子体主要通过这一区域与高频感应线圈耦合而获得能量,该区温度高达10000K;
(2)内焰区位于焰心区右方,一般在感应圈右边10-20mm左右,呈半透明状态,温度约为6000-8000K,是分析物原子化、激发、电离与辐射的主要区域;
(3)尾焰区在内焰区右方,无色透明,温度较低,在6000K以下,只能激发低能级的谱线。
ICP具有以下特点:
(1)温度高,惰性气氛,原子化条件好,有利于难熔化合物的分解和元素激发,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2)趋肤效应,涡电流在外表面处密度大,使表面温度高,轴心温度低,中心通道进样对等离子的稳定性影响小。能有效消除自吸现象,线性范围宽(4~5个数量级);
(3)ICP中电子密度大,碱金属电离造成的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