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学习体会第一节 基本规定与配制强度的确定一、基本规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技术经济两方面要求:技术要求有:①使用性能---配制强度及其他力学性能②工艺性能---拌合物性能③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以下是有关技术要求的具体规定:1、耐久性设计要求---最大水胶比、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GB50010有关内容如下:3.5 耐久性设计1、新规范规定,耐久性设计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控制,耐久性问题表现为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锈渍或锈胀裂缝;预应力筋开始锈蚀;结构表面混凝土出现酥裂、粉化等。它可能引起构件承载力破坏,甚至结构倒塌。(3.1.3)2、目前结构耐久性设计只能采用经验方法解决。根据调研及我国国情,新规范规定了混凝土使用环境类别的7条基本内容(3.5.2)。设计者可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环境类别(规范表3.5.2)环境类别 条件一 室内干燥环境;永久的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二 A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直接接触的环境;寒冷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直接接触的环境。 B 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频变动区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直接接触的环境。三 A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 B 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四 海洋环境五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注:①室内潮湿环境是指经常暴露在湿度大于75%的环境。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JGJ24的有关规定。③海岸环境为距海岸线100米以内;室内潮湿环境为距海岸线100米以外、300米以内,但应考虑主导风向及结构所处迎风、背风部位等因素的影响。④受除冰盐影响环境为受除冰盐盐雾影响的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指被除冰盐溶液溅射的环境以及使用除冰盐地区的洗车房、停车楼等建筑。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之二是设计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主要内因是材料抵抗性能退化的能力,本规范对设计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材料作出了规定: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基本要求(规范表3.5.3)环境类别 最大水胶比 最低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最大碱含量(㎏/m3)一 0.60 C20 0.30 不限制二 A 0.55 C25 0.20 3.0 B 0.50(0.55) C30(C25) 0.15 三 A 0.45(0.50) C35(C30) 0.15 B 0.40 C40 0.10 注:①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6%,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二个等级。②素混凝土构件的水胶比及最低强度等级的要求可适当放松。③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时,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④处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二 b、三 a 类环境中的的混凝土应使用引气剂,并可采用括号中的有关参数;⑤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2、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除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外,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表3.0.4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m3) 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0.60 250 280 3000.55 280 300 3000.50 320≦0.45 3303、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对于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和复合掺合料最大掺量可增加5%。采用大于30%的C类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以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进行安定性检验。表3.0.5-1钢筋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种类 水胶比 最大掺量(%) 采用硅酸盐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 ≦0.40 45 35 ﹥0.40 40 30粒化高炉矿渣 ≦0.40 65 55 ﹥0.40 55 45复合掺合料 ≦0.40 65 55 ﹥0.40 55 45①采用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②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③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表3.0.5-2预应力混凝土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智化建设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x VIP
- 空调系统臭氧消毒效果验证.doc VIP
-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件-中考专题复习之多功能瓶的使用.ppt
- 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评试卷及答案(含8套题).docx
- 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投资管理:现状、挑战与突破路径.docx VIP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智化建设技术指南》.pdf
- 用于定价美国期权的时序深度梯度流方法-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神经网络-金融数学-期权定价.pdf VIP
- 售后服务工程师等级方案(3篇).docx VIP
- 50MW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