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情自古伤离别,无情未必真豪杰.doc
多情自古伤离别,无情未必真豪杰
【内容摘要】古人珍惜情谊,慨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心相知”。相逢作诗唱歌酬答,留下千古绝唱,真可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无情未必真豪杰”。
【关键词】赏析 古代 离别诗 离别情
古代交通闭塞,行路困难,社交机会很少,知己难觅。所以,古人特别珍惜情谊。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聚亦必有散。为此,屈原曾无限感叹的唱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九歌?少司命》)。佛家也把离别视作人生的“八苦”之一。喜相逢,悲离别,成为古人感情生活的一大体验,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相逢作诗唱歌酬答,离别更为后人留下了无数诗歌,将依依惜别之情渲染的淋漓尽致,真可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无情未必真豪杰。
然而,古代文人重友情,伤别离,却又不得不正视离别。如果说,从先秦直到两晋南北朝,离别主要还只是侧重在“伤”、“感”这一方面,那么唐代的文人则对离别另有一番见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初,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知识分子在以诗取士的政策感召下,充满了报国施展才干的政治思想。既要报效国家,就必然得各奔东西,今日相聚,明日别离,也是不可避免的。何况在心灵的天平上,离别的感情波动,被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的理智所战胜了。于是,他们更多地用豁达的态度来对待一次又一次的离别。
初唐四杰的王勃所作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在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做官时写下的一首赠别诗。诗中说:“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大家的心情,命运都差不多,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施展治理天下的才华,只能洒泪作别,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便从此天各一方,友情还将与世长存,空间的距离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我们在分手时,不要像那些胸无大志的人那般哭哭啼啼,泪水涟涟。
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人在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的同时,也在诗中慰勉友人:“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意为:尊贵的友人啊,这铺满古原的野草,也对你满怀着惜别的深情啊!勉励友人要学习野草,敢于迎接考验,战胜各种危险和困难,做一番事业。浓浓情意浓缩于诗句中,恰到好处的表达了心中的诚挚友情。
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在早年游金陵时所作的《金陵酒肆留别》一诗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依依离别情意,是对友谊和欢乐的留恋,情调轻盈洒脱,余香留韵。再看李白二入长安时作的《霸陵行送别》一诗,写道:“送君霸陵亭,霸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绵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诗人在一个春日的黄昏,在灞桥(古人折柳送别的销魂桥)送别友人,很自然的联想起开创一代盛世的汉文帝,还有在汉末时代乱离中从这里南下荆州避难的王粲,不禁感慨系之。诗人所要送别的友人,正要从这条大道离开唐帝国的京都,奔向不可欲卜的未来。诗的开篇以“霸陵”、“霸水”连用,增添了离愁的气氛。接着,又以“上有”、“下有”两句,以“无花之古树”,对“伤心之春草”,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春草萋萋满天涯,送离人远走高飞;而饱经沧桑的古树,枯老而不着花,冷静、严峻地屹立在古道旁,归于默然。古树在沉思么?它给人以什么样的启迪啊?回首古道接连的帝都,只见壮丽巍峨的宫殿在落日浮云的笼罩中暗淡下去,变得朦胧、模糊。古树无花,归于默然;骊歌愁绝,人不忍听。这也许正蕴含着诗人心中对离合聚散的无限感伤离愁。
诗人李白的诗作,无论惜别、怀古、伤今,诗的思想、激情是丰满的,情韵深厚,而又挥洒自如,可谓妙不着纸,略无痕迹。诗人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如《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云》这首诗就是明证:“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登楼酣饮饯别亲友,放眼无边秋色,只见长风万里,大雁横空,触景生情,从大雁的形象惊觉一年容易又秋风,岁月无情流逝抛人而去,一时思潮翻腾不已。诗一开篇,就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在排比句式中,将无情流逝的时间写得真是无情,将短暂的人生显得更加痛苦难遣,写出了巨人式的悲哀,深广而不堕纤弱。接着,诗人忧愁转为豪壮,在历史的联想中缅思前贤,激发昂扬理想:“欲上青天揽明月!”紧接着,又转写理想无法实现的浓重忧愁:“抽刀断水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