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零余者”的告白及现实意义.doc
“零余者”的告白及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零余者”这一文学形象起源于俄国,并在以日本岛崎藤村的《破戒》与中国以郁达夫的《沉沦》为代表的作品中得到发展。它在中日比较文学中深入人心并成为中日青年反映内心世界、反思生存状况的生动写照。而在我国跨入经济社会的今天,“蚁族”、“蜗居”等青年人的发展瓶颈也不断涌现并成为社会关注、研究的新热点。他们的困境与焦虑与“零余者”存在着诸多相似。以《破戒》及《沉沦》为中心,剖析“零余者”的形象特色,在启示我国青年如何正确树立 “三观”,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零余者 孤独 苦闷 蚁族 启示
一.“零余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文学意义
零余者,或称为“多余人”或“逃遁者”,是十九世纪前半叶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零余者形象最早出自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主人公奥涅金,而“多余人”这一称谓被广泛认知则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十九世纪俄国农奴制已处于行将崩溃的边缘,作为知识青年的他们敏感地感觉到了这一时代潮流,成为了最初的觉醒者。但是,他们作为尚处于摇篮之中的新生力量,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他们常常缺乏实力和勇气,再加上社会的误解和压迫,以及自身对前途未来的绝望,他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最后选择了消沉。在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作品中,作家通过客观、真实的观察,塑造了一批最早的“零余者”形象。
明治维新以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和道德束缚的日本人也开始在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中,初步具备了自我意识。特别是当时的青年人,对自我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解放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但是,当时的日本虽然在物质层面上积极向西欧先进国家学习,在精神层面上,却仍信奉“天皇至上”的封建等级思想。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一部分年轻人徘徊于旧制度与新生活之间,挣扎、逃避,同时又为自己内向、软弱的性格而苦恼。于是,他们把这种苦闷转移到了对异性的爱和欲望之上,成为了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零余者”。这一时期,以岛崎藤村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社会现象,结合自身的经历,创作出了《破戒》、《新生》、《家》等作品。结果,这些作品中的“零余者”形象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强烈关注和共鸣,成为了日本现代文学的一类典型人物形象。
无独有偶,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随着西欧帝国主义的入侵,近代文化也开始在中国逐渐普及,文学上的影响更是由浅入深,翻天覆地。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涌现了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学旗手。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延伸和演变,但中国的零余者形象又带有很鲜明的中国色彩。在中国文坛上,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等作家都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但对塑造零余者形象成就最大的当属郁达夫。郁达夫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从而创作出了一大批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
郁达夫以自身在日本留学时的所见所感为素材,在“五四”之后创作的第一部新文学小说集《沉沦》更是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所洋溢的革命意识截然不同的是,这部包含了《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作品的小说集刻画的是一个个离乡去国、东渡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方面,他们遭受着来自日本人的歧视,并清楚地意识到了自身的困境根源于祖国的贫弱;另一方面,他们感受着自身无可名状的孤独与抑郁,对前途充满了悲观和绝望。
《沉沦》出版之后,在当时的文坛取得了连郁达夫本人都未曾想象过的轰动效应。当时,不仅有鲁迅、周树人、矛盾等国内名家评论和研究这部作品,其中的青年形象更是引起了日本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对此,郁达夫特意将此类型的青年形象定名为“零余者”,此后,日本的评论家对这一提法也引用颇多。
二.《破戒》与《沉沦》中“零余者”的性格特征
1.岛崎藤村与《破戒》
岛崎藤村(1872-1943),日本作家,1887 年进明治学院,并与北村透谷等人共同创办《文学界》,投身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1896年创作诗集《嫩菜集》,获得了新体诗人的名声。其后相继发表 《一叶舟》、《夏草》和《落梅集》等诗集,以洗练的雅语和流畅的诗体歌咏青春的悲欢,为日本近代诗开拓了道路。1906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破戒》。该作品通过对主人公濑川丑松从守戒到破戒的发展过程的描写,反映了消除等级差别、主张人权解放和自由平等的近代观念与日本社会残留的封建等级意识之间的纠葛,同时也说明了觉醒并不意味着现状的改变。在主人公的身上,既表现了近代日本青年对社会的反感、不满和反抗,又反映了他们的软弱性。
2.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级品酒师培训测试卷及答案.doc VIP
- 《骨性关节炎》课件.ppt VIP
- 土方倒运施工方案-.pptx VIP
-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教学单元2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教学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教学单元5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骨性关节炎》课件.ppt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教学单元6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