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问题与教育
社會問題與教育 林以凱 本次課程綱要 壹、社會問題的內涵 貳、青少年問題與教育 參、人口、貧窮問題與教育 壹、社會問題的內涵 社會問題的定義(1/2) Social problem 為一種對社會生活及福祉構成威脅的情況或情境,必須加以干涉使之減輕或消除。 上述之情況或情境,必須引起社會中許多有資格的觀察者所注意,並能喚起他們用集體行動來設法改善(凱斯,Case)。 社會問題的定義(2/2) 霍頓與雷斯里(Horton Leslie)的看法 對多數人具有不良的影響,而可藉集體行動予以解除的情況。 具有「影響多數人」、「被社會中的成員(少數有見識的觀察者)認為對多數人是有害的」、「公眾有意尋求方法解決」、「必須採取集體的社會行動予以解除」等四項特徵。 社會問題的特性(1/2) 普遍性-任何社會都有其問題存在。 個別性-每個社會的問題都是獨特的。 關連性-每一個社會問題都與社會中其他現象或問題是有關係的。 感染性-透過人類的學習模仿、傳媒與科技的進步,社會問題是會感染的。 社會問題的特性(2/2) 時間性-時代不同,社會問題與解決方式也會不同。 空間性-不同國家與地區因為地域性不同所形成的社會問題也不一樣。 多元性-社會問題不斷「推陳出新」、有多元的面貌。 累積性-亦即社會問題的「增強作用」。 社會問題的學說(1/7) 社會病理學 社會解組說 價值衝突說 偏差行為說 標籤理論 文化失調說 社會問題的學說(2/7) 社會病理學 Social pathology,源自於斯賓塞(Spencer)的有機比擬論,其認為社會如同生物一般,會生病、也會因關係失調而產生社會問題。 此學說認為社會問題成因是社會化的失敗。 早期認為是先天生理缺陷所造成,故而主張以優生學解決問題;後期認為是學習到錯誤價值的結果,所以要從道德教育來改變價值觀念。 社會問題的學說(3/7) 社會解組說 Social disorganization,認定社會是有組織的,但是因為在其變遷的過程中,造成某些部門喪失功能而無法協調,故而形成「解組」的狀況,社會問題因此而產生。 社會解組的根源包括:「利益與價值」以及「身份地位與角色義務」的衝突、錯誤的「社會化」及「社會溝通」…等。 社會問題的學說(4/7) 價值衝突說 傅勒(Fuller)首先提出。 認為社會中各團體當中的成員因為價值觀念不同,造成對某種狀況的判斷不一樣,而形成社會問題,例如資方與勞方的問題…等。 社會問題的學說(5/7) 偏差行為說 克連納(Clinard)。 個人因為生、心理的缺陷或社會化過程中不良的影響,造成其行為不符合社會一般人所遵守的規範,而變成社會問題。 社會問題的學說(6/7) 標籤理論 貝克(Becker),認為社會團體在制定規範時也同時造成「偏差」,而不遵守此規範的人都被稱之為「偏差者」;此現象會導致原本被稱為「偏差者」的人被貼上「標籤」,而有更進一步的偏差行為出現。 此社會問題應以更大幅度的「容忍」解決。 社會問題的學說(7/7) 文化失調說 社會文化因為變遷的速度快慢不同,造成失調的狀況,社會問題因此而產生-烏格朋(Ogburn)。 社會問題與教育的關係 改變社會問題需要新的知識與正確積極的態度,而這需要透過教育來進行。教育能幫助社會進行調適,並建立新的規範,此即為「社會重組 」或「社會重建」。 貳、青少年問題與教育 青少年問題的狀況(1/2) 一般困擾問題 健康問題。 家庭生活問題。 學校生活問題。 社交與戀愛問題。 職業問題。 人生問題。 青少年問題的狀況(2/2) 犯罪問題 整體少年及兒童犯罪情勢穩定持續減緩,但再犯率仍偏高。 少年及兒童犯罪類型趨於暴力化與多樣化。 青少年濫用藥物問題仍為焦點。 女性、少年及兒童犯罪仍維持一定比例。 犯罪少年年齡朝高年齡集中。 中輟生犯罪比例降低。 青少年問題產生的因素(1/3) 生、心理因素 遺傳、體質、發展遲緩…等生理因素。 自卑感、憂慮、恐懼、妒忌、好奇等特質。 社會意識增進與反抗權威心理的增強。 青少年問題產生的因素(2/3) 學校制度因素 課業繁重缺乏調濟。 教材缺乏彈性與教學方法不當。 教師專業訓練不夠或情緒不穩。 處理學生問題不當。 青少年問題產生的因素(3/3) 社會文化因素 家庭因素-結構與功能不善的家庭、不良父母。 社會因素-外界誘惑增加、價值觀混淆。 米德(Mead)認為青少年的「狂風暴雨」時期非個人本質(生理)因素所造成,而是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 青少年問題的預防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