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ppt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护理学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

基础护理学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目录: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和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三、体温的测量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和护理 体温 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 又称体表温度 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体温的形成 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产热与散热 体温的调节 体温的生理变化 产热与散热 产热过程 化学方式产热 (1)成年人以战栗产热为主 (2)非战栗产热对新生儿尤为重要 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 体液因素和神经因素参与产热调节 产热与散热 散热过程 物理方式散热 散热器官: (1)皮肤:主要散热器官,总散热量70% (2)呼吸: 29% (3)排泄(尿、粪):1% 产热与散热 散热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 (1)热感受器 (2)冷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 (1)热敏神经元 (2)冷敏神经元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的关键部位 行为调节 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而达到目的 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 体温的生理变化 体温的生理变化 昼夜 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年龄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 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 ,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 体温的生理变化 性别 女性稍高于男性 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动,即排卵后体温升高 肌肉活动 剧烈活动可增加产热 药物 其它 二、体温评估-1 体温过高(发热) 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 原因 (1)感染性 (2)非感染性 二、体温评估-1 二、体温评估-1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常见热型: 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 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 方式 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 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 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 见于伤寒等 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 表现: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退热期 特点:散热 产热 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方式 骤退:数小时内降至正常 体温骤退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 渐退:数天内降至正常 常见热型 稽留热 定义: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 常见热型 弛张热 定义: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 常见热型 间歇热 定义: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 常见热型 不规则热 定义: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 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 二、体温评估-1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包括局部全身和药物降温。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 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出入量、体重 补充营养和水份:流质或半流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多饮水,每日3000 ml 二、体温评估-1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舒适休息 (1)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适当休息 (2)口腔护理:晨起、餐后、睡前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服、床单,防止压疮等 (4)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二、体温评估-1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1)体温上升期:了解心理反应,给予精神安慰 (2)高热持续期:解除身心不适,满足合理要求 (3)退热期:清洁卫生,补充营养 二、体温评估-2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35℃称为体温不升 原因 散热过多 产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二、体温评估-2 临床分度 轻度:32~35℃(89.6~95.0?F) 中度: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ch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