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总复习二讲解
莫余毒也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乐论》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什么是否定句?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 例: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现代成语如: 时不我待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不太严格,前秦古籍中就有例外。如: 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诸侯莫违我。(《管子·封禅》) 3、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词作标志的 为了突出宾语或强调行为单一性, 有“唯× ×是 × ×”、“唯 × ×之 × ×” 、“× ×是 × ×” 、“× ×之 × ×” 等结构,其中“是、之” 是复指代词,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 “唯利是图”、“唯命是听”、“唯你是问”、 “惟命是从”、“唯才是举” “今吴是惧”即“今惧吴”;“城”,用在介词结构的前面,名词活用作动词,筑城的意思。 译 :现在害怕吴国而在郢修筑城墙。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是”是判断词吗?译为“现在吴国是害怕了”。 “是”是前置的宾语吗?即“今吴惧是”,译为“现在吴国害怕这个”。 A、例: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B、如果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而不用“是”。 “唇亡齿寒” ”,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左传·僖公五年) 试比较: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代楚》 主语+宾语“是”+谓语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同上》 前置宾语+标志词“是”+动语 “斯”“焉”也可以用作复指代词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元年》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 C、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惟余马首是瞻。 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介词“以”有“用、把、拿”等意义,则其宾语往往可以提到“以”的前面。 汉语成语如:夜以继日 晚食以当肉 安步以当车 无祸以当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荀子·赋·蚕》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项羽本纪》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 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以下哪些是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人皆以见侮为辱。”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千金,重币也。 修 辞 四、并提 例 句 加“皆” 减去一项 语法关系 结 论 衣冠整洁 裘马轻肥 √ × √ × 一套 二套 并提 非并提 在一个句子中,同时表述相关的两件事,包含两套平行的语法关系,以求句子紧凑、文辞简练的修辞方法,叫做并提。也叫合叙、分承。 并提-举例1 观鸟兽之毛羽。 《论衡·自然》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饮食君之酒肉。 《庄子·徐无鬼》 观鸟之羽、兽之毛。 陟臧罚否。 饮君之酒,食君之肉。 并提-举例2 师之耳目,在吾旗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