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手法及山东“色彩”.doc

浅谈《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手法及山东“色彩”.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手法及山东“色彩”

浅谈《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手法及山东“色彩” 作者:张玲 性别:女 职称:中学二级 学历:大学本科 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 通讯地址:济南市长清区龙泉街546号 邮编:250300 邮箱地址:985601556@ 联系电话作者简介:2005年毕业于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音乐系,同年7月就业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现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音乐教师 浅谈《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手法及山东“色彩” [内容摘要]《沂蒙山小调》是我国民歌宝库中的优秀作品,它的创作手法是中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的经典形式。而且民歌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大多数歌曲是用当地的方言演唱的,民歌的旋律的形成是与当地方言的声韵密不可分的。语言声韵是形成民歌独特鲜明的地方风格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沂蒙山小调 创作过程 创作手法 山东“色彩”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渊源流长,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保留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本民族的艺术精华,给后人留下了无价之宝,其中包括民族音乐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小调中最常见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类,《沂蒙山小调》很明显是起承转合式的四句体曲式结构,每一乐句都有三小节组成,现就每乐句之间的关系做以下分析。 本曲第一乐句第一小节以2 5 32 开始,本乐句总共用到2 5 3 1这四个音,而第二乐句(从第四小节开始)以2 5 2 开始,用到2 5 3 1 6五个音。一二乐句相比,其开始小节(第一小节和第四小节),都是由2 5起音的,且第二第五小节相比,其主音是基本一致的,如第二小节第一拍是3,而第五小节第一拍是3 5,其中3这个音在重拍,强调的是3,所以其主音是一样的;第二小节第二三拍与第五小节二三拍的节奏一样,都属二八节奏;第一乐句的第三小节和第二乐句的第三小节(也就是第六小节)的节奏完全一样,都是有三拍组成,所以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是基本相似的,假如把第一乐句叫做起因句,那毫无疑问第二乐句就是第一乐句的承接句。承接句与起因句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发展变化,所谓的相似之处就如上述分析,而发展变化的部分就在于用到的音扩大了,在第二乐句中多了一个6这个音。第三乐句从第七小节开始,与前两乐句相比,这一乐句变化的部分较多,最重要的变化是加入了7这个音,在中国民族调式中,7叫做变宫,属于偏音,如果出现偏音,也就意味着调式发生了变化,有了转调的可能,特别是有两个大三度音程关系:第三乐句第一小节(总乐句中的第七小节)中的1与3,第二小节(总乐句中的第八小节)中的5与7,都是大三度音程,大三度音程在民族调式中起到确定调式调性的作用,而两个大三度音程的出现根本没办法让我们确定调式调性,反而起到了模糊调性的作用,所以这个第三乐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称作变化句。第四乐句从第十小节开始,如果说前三乐句还有相似之处的话,那么第四乐句应该算是对前三乐句的综合,我们权且把它称作综合句吧。所谓综合,首先是所用音上的综合,第一乐句用到2 5 3 1这四个音,第二乐句用到2 5 3 1 6五个音,第三乐句又加入了一个7,第四乐句将前面所有的音都加入进来,用到2 5 3 1 6 7六个音;第四乐句的节奏亦发生了变化,与前三乐句相比,第四乐句加入了附点节奏,而且第三小节(也就是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