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大地构造

绪论 1.大地构造研究内容及基本思想 (1)研究内容:地壳各构造单元的沉积建造、岩浆作用、构造变形作用、成矿作用以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重塑各构造单元大地构造性质及发展历史;划分不同岩石圈构造类型。 (2)研究思路:沉积组合→古构造环境→大地构造作用 2.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 大地构造分析基础 1.有关概念:古地磁、反向磁化/地磁场倒转 (1). 古地磁: 剩余磁性和岩石剩余磁性(古地磁),岩石在形成时在当地地磁场的有效影响下获得的磁性,与当时当地地磁场一致。包括:热剩余磁性(TRM), 化学剩余磁性(CRM),沉积剩余磁性(DRM)-化学沉积作用,成岩过程中的化学作用 2.岩石圈、软流圈、中间圈性质 (1)岩石圈的主要性质 地壳+上地幔的刚性顶盖,脆性固体的强硬外壳,由结晶岩石组成,厚20~150km,大陆地盾(克拉通)区厚110~150km;大洋中厚20~80km,洋中脊仅20~30km,地球的主要变形圈层——构造圈。 3.地壳、陆壳、洋壳组成特点 (1)地壳成分 a.总的地壳成分相当于安山-闪长质,与地幔和原始陨石比较:SiO2,碱元素(K、Na、CaO),稀有金属元素偏高;铁族元素(Mg、Fe、Co、Ni、Cr)低。 b 地壳平均化学成分随深度变化(自上而下):Mg、Fe、Si增加;结构水(H2O+)减少。K、Na、Si减少,K2O/Na2O、Fe2O3 /FeO减少。 c地壳的这些性质说明它是由地幔经熔融和脱气逐步分异出来的。 d上地幔组成类似高钙无球粒陨石-超镁铁、镁铁质岩石 SiO2、FeO 、MgO总重量(约90%);CaO、Al2O3、Na2O约5~10%,其中Al2O3、Na2O偏低(亏损),MgO偏高(富集) e 超镁铁质岩(橄榄岩)、镁铁岩(榴辉岩-富Na单斜辉石〈绿辉石〉+富Na石榴石〈镁榴石〉); 超基性岩(SiO2<45%)≠超镁铁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金云母>70%) (2)陆壳 a陆壳上层:30×109km3,花岗质,SiO2、碱元素(K>Na)和稀有元素(U、Th、TR、Zr、N、 b陆壳下层:32×109km3,变粒岩相中基性火山岩 (3)大洋壳:表面不厚的沉积层(SiO2低,CaO高) a 洋壳上层(层2):大洋拉斑玄武岩 b 洋壳下层: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 角闪岩、堆积辉长岩(大洋拉斑玄武质角闪辉长岩) 4陆壳与洋壳组成、结构及地质特征 5影响岩石圈的地球物理因素 6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基本类型 3 地槽 1.有关概念: 地槽: 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长条带状地带,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 优地槽:离高克拉通远,有蛇绿岩及火山物质。 冒地槽:离高克拉通近,无蛇绿岩,缺乏火山物质 造山带: 地壳上的强烈的变形带,呈长条状、线状,是褶皱、断裂和火山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带。 构造回返: 地槽从前期下陷活动转换为后期强烈褶皱上升的构造状况变化,称为地槽的构造迴返或简称迴返。 构造旋回: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壳构造运动明显地呈现出周期性重复发展的特征,称为构造旋迴或大地构造旋迴。 构造转化: 2.地槽特征(形态、地貌、地质、地壳结构): (1)形态特征: 一般呈狭长带状,具方向性,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宽仅数十至数百公里。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 (2)地貌特征: 常为宏伟的长条山脉,地形切割较强。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 (3)地质特征: a沉积作用:厚度巨大,以海相为主, 典型沉积建造:复理石建造、细碧角斑岩建造、磨拉石建造、硅质岩建造、蛇绿岩建造。 b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十分发育。 c岩浆作用: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d广泛的变质作用 e成矿作用: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内生矿产 (3)地壳结构:厚度大,莫霍面明显凹入,双突型 a热流值:较高,一般为1.5~1.8?.卡/cm2.s (HFU) b磁异常:线性排列,幅值变化大,正值往往对应花岗岩类,负值往往对应大断裂。 c重力异常: 一般负异常,负值一般-200~-300毫伽。 e强地震活动带 3现代地槽特征 4地槽的发展阶段 5地槽构造单元划分 4 地台 1有关概念: (1)地台:地台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下构造层:巨厚的、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称为结晶基底或褶皱基底。上构造层:未变质、产状平缓和厚度较小(1-3km )的沉积岩层组成,称为沉积盖层。 二者之间为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 (2)克拉通(craton):地壳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