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中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docVIP

1浅谈中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浅谈中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浅谈中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无话可说的现象,提出了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和运用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尴尬。 关键词:中职学生 作文素材 积累 说起作文,绝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和学生都会头痛。因为学生写作文时经常是无话可说,不知道要写什么,即使是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凑够800字。有人曾将学生写作文比作“挤牙膏”,其实如果是挤牙膏还是不错的,因为只要不是一只空牙膏,挤一挤总能挤出不少,怕的是这是一支“空牙膏”。所以尽管教师教给学生再多的作文开头、结尾、结构的方法,学生还是无从下手,还是不可能写出一篇合要求的文章。这正如俗语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关键就是让每个学生的心中有“米”,也就是有大量的素材。那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心中有“米”的人,从而能做有米之炊,成为一名作文上的“巧妇”,这就要教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指引工作。 一、帮助学生了解积累素材的途径。 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有二个,一是间接途径,即通过阅读获取;二是直接途径,即通过生活实践来获取。当然学生获取素材的途径也就不外乎以下三种: 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生活中的一切,如生活中的人、事、物、现象和俗语等,皆可为作文素材。例如,身边为“5、12”捐款、捐物的事迹,就可以用来写有关“爱”的话题的文章,也可能来写“雷锋并没有远离我们”的文章;自然界中水往低处走、春华秋实、春种秋收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联想到规律的问题;小蚂蚁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来证明事在人为、潜能的发掘等问题。又如俗语“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坏三天,学好三年”等可以用来证明坚持、积累、小与大、量变与质变等话题,“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可以用来证明心胸、气度等方面的话题。 二是从书本上积累。说起书本,很多人想到的只是语文课本,其实不然,它可以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自然等各个学科领域,因为各学科知识是相通的,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数理化中的一些科学家成材的事例,史地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法则,政治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哲学观点等积累下来,成为素材,就都可以被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写作中来。当然,绝大多数是来自语文教材,包括小学至高中的所有教材。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送东阳马生序》、《师说》、《劝学》、《包身工》、《荷塘月色》、《龟免赛跑》这些文章里面既有人物事迹的素材,又有为人处事方法方面的素材,更有精彩的语言素材。 三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虽然中职学生的阅读时间少、阅读面也不广,但我们不能排除学生就没有课外阅读的可能。只要我们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做好课外读物的推荐,大部分学生还是乐意去读的。课外阅读可以是文字阅读也可是声像阅读。文字阅读我们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他们可能随时接触到的报刊和杂志,并提供阅读指导;声像方面可以让学生养成多听多看新闻时事报道及各类论坛等类的节目的习惯。 二、帮助学生掌握积累素材方法。 第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关注生活,才有写作的源泉。“问君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不外就是“生活”——直接的生活和间接的生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多联系,多记录,学生作文时就不愁没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第二,学会将材料归类。有了材料,但只是胡乱地丢在一起,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教给学生做好材料的归类的方法,例如按照“话题+名句+事例(正例+反例)”的方式进行归类。学会归类,也就知道了所积累的材料的用途有哪些,可以用在哪里。 第三,学会记忆材料的方法。有了素材,但只记在摘抄本上,仍不能为我所用,仍是无话可说,所以坚持天天积累,记住一些典型的素材显得至关重要。记忆材料的方法我们可以归纳为这三种:短语( 成语 )法 、句子法和文段法,即将材料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个短语、一句话或一段极简练的文字。例如“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寇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这一事例我们可以将他压缩成短语式——“献身抗日的杨靖宇”来记忆。再如“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他从7岁就开始练习书法,熟读前代书法论著,刻苦练

文档评论(0)

kkwu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