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体吸虫(schistosome)-----日本血吸虫分解.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原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 2、流行环节、因素、类型 传染源:终宿主除人以外,还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 传播途径:虫卵入水,毛蚴孵出,侵入钉螺,尾蚴从螺体逸出和侵入终宿主,唯一中间宿主:湖北钉螺 流行因素:自然因素(环境)和社会因素(生活习惯等) 流行区类型:水网型、湖沼型、山丘型 防治 裂体吸虫(schistosome) 血吸虫 概述 雄虫 大小:长10—20mm,宽0.5—0.55mm 形状:镰刀状 颜色:乳白色 结构:虫体前端为口吸盘,腹吸盘后有抱雌沟(gynecophoral canal),肠管在腹吸盘前分两支,至虫体后1/3处又汇合为一支,们于腹吸盘后。 雌虫 大小:长江12—28mm,宽0.1—0,3mm 形状:圆柱形 颜色:灰褐色 结构:腹吸盘不及雄虫的明显,肠管内含有较多的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 雌雄抱合 雌雄异体,虫体圆柱形,外观似线虫,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 虫卵 大小:平均89um*67um 形状:椭圆形 颜色:淡黄色 结构:卵壳厚薄均匀,无小盖,卵壳一侧有一逗点小棘,卵内有一成熟蚴。 尾蚴 生活史 寄生部位:人和多种哺乳动物人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感染期虫:尾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 感染方式:接触感染 中间宿主:淡水螺类 终宿主:人或其他多种哺乳动物 生活史包括: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无雷蚴各囊蚴阶段 生活史(life cycle) 25度—30度 ,PH7.5—7.8,一定光线,清水中,经2—32小时孵出毛蚴 毛蚴孵化 童虫移行途径 皮肤----血流---右心---肺---左心---体循环---门脉---肠系膜静脉---雌雄合抱 营养与代谢 营养来源:宿主 吸收部位:体壁、肠道 营养物质:单糖、若干种氨基酸,如:半胱氨酸、脯氨酸 物质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合成、 核酸代谢、神经介质代谢等 能量来源: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有氧代谢 致病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晚期血吸虫病 侏儒型 成虫寄生于肠系膜;虫卵寄生于干脏;腹水病 感染免疫 1、抗原:蛋白质、糖蛋白、多糖蛋白等;按抗原人来源可将血吸虫抗原分为虫体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来源于活的虫体,是活虫体存在的标志),可作为免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2、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innte immunity)又叫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3、免疫调节 4、血吸虫的免疫逃避:血吸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的能力,在功能正常、并已建立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宿主血管内长期存活并产卵,血吸虫具有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能力,叫“免疫逃避” (immune evasion) 从受检查者粪便或组织中检获血吸虫病原体(血吸虫卵或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依据。 (1)改良加藤法 (2)尼龙袋集卵法 (3)毛蚴孵化法 (4)直肠镜活组织检查 1、检测抗体,常用有COPT,IHA,ELISA,IFA,LA等 2、循环抗原的检测 3、检验日本血吸虫的DNA片段 1、地理分布和流行概况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