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煤层顶板灾害及应急措施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集煤层顶板灾害及应急措施讲解

第十一集 煤层顶板灾害及应急措施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顶板灾害是煤矿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我国煤矿90%以上是地下作业,而在煤矿五大灾害中,无论发生次数还是死亡人数,顶板事故均居煤矿各类事故之首。所以认识煤矿顶板事故、掌握煤矿顶板事故的规律、控制煤矿顶板事故隐患、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避免顶板事故给矿工带来的伤害。 【背景:现场画面】提升机在运转提升煤炭——罐车在巷道内行走——掘进头上的矿工在支护——采区运输机在运转——采煤工作面上采煤机的滚筒在转动破煤。 字幕:据统计,1949年至2003年,全国煤矿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7.11%。2005年,我国煤矿发生顶板事故1768起,死亡1995人,煤矿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3.3%。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统计资料表明,煤矿顶板事故总数占井下事故的50%。矿工朋友们应增强安全意识,认真对待。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一:(图片) 2005年3月28日零时,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塔山矿井1070辅运巷在维护过程中,突发顶板垮落事故,死亡11人。 煤矿顶板事故案例二:(图片) 2006年4月10日凌晨4时左右,山西省乡宁县谭韩煤矿,井下工人在进行放顶作业时,采煤工作面发生顶板塌陷事故。死亡7人,伤4人。 那么,顶板事故有哪些类型?产生的原因及其征兆是什么?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措施去预防呢? 字幕:一、什么是顶板事故。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由于围岩破坏、支护失效而引起顶帮跨塌等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中止生产的事故。 字幕:二、顶板事故的分类。 煤矿的顶板事故,按冒顶范围可分为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冒顶。 1、局部冒顶。 采煤工作面的局部冒顶事故经常发生在附近煤壁处、采煤工作面两端、放顶线附近及构造带附近;巷道掘进局部冒顶主要发生在掘进工作面迎头处、巷道维修更换支架处及巷道交岔处。 大面积冒顶。 它包括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厚岩层难垮引发顶板大面积冒顶、金属网下大面积推垮型冒顶、复合再生顶板条件下推垮型冒顶,直接顶导致的压垮型冒顶、坚硬顶板条件下因控顶距不当引起的大型冒顶。 字幕:三、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从全国历年发生的顶板事故来看,有五分之四以上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引发的。煤矿的部分干部、职工,存在侥幸心理,麻痹大意,图省事、轻安全、重进尺、重产量。不执行或不了解《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空顶作业,缺梁少柱,迎山不够,初撑力不够及进入采空区扒煤,导致煤矿顶板事故时有发生。 案例:(图片)2006年4月19日6时10分,贵州省兴义市雄武乡富兴煤矿在工作面开切眼掘进头发生顶板事故,造成3人失踪。 2、煤矿工程质量低劣。 从对顶板事故的分析来看,很多事故是由于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有的矿工认为采掘工作面支护是临时的,即使支护再好,一回柱什么都看不见了,费那么大劲没有用。因此,习惯于“眼睛当线,镐把当尺”的老一套,对待工程质量马虎大意,满不在乎;有的支架长期不检修,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支柱规格小,间距大,不“穿鞋”、“戴帽”,达不到应有的支护效果;有的工作面没有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或检查验收制度执行不严,致使采掘工程质量放任自流; 案例:(图片) 2000年10月21日,江苏省徐州矿业集团夹河矿掘进一队在2424运输机道掘进过程中,迎头发生冒顶事故,死亡1人。 该巷道位于—600m水平2424工作面,拱型支护,净宽为3.6m,净高为2.6m,棚距为0.7m,迎头在放完第一茬、第二茬炮后仅支护一架棚子,迎头未使用措施规定的临时支护设施(吊环式撅顶道、打安全点柱),只有一根4.2m长的2寸管子当作撅顶道,施工时没有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掉离层危岩,迎头无安全点柱,工程质量不合格酿成事故。 3、技术管理工作薄弱。 矿工不了解顶板事故发生的前兆,不采取预防顶板事故的有效措施。 案例:(图片)2006年3月20日上午11时许,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水磨沟煤矿发生冒顶事故,巷道顶板塌陷,造成5名矿工遇难。 据分析,技术管理往往在以下三个关键环节被忽略而产生隐患。 一是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遇有断层或破碎带。 二是采煤工作面的上下出口处。 三是掘进工作面爆破时,采掘规程没有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4、技术装备落后。 许多煤矿采掘工作面使用摩擦金属支柱或木支柱,初撑力小,不稳定,回柱采用人工作业,没有或缺乏对巷道围岩的监测和预报。 字幕:四、顶板事故发生的预兆。 一般情况下,煤矿冒顶事件均有预兆。其预兆有以下几种。 片帮。(图片) 冒顶前煤壁压力增大,变得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增多。 响声。(图片) 当顶板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增大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