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样板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根据公司管理评审会议要求,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编制项目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一、渗水预防措施
1 通病特征
在屋面与内外墙的结合处出现渗水现象,一般局部渗水,也有大面积渗水现象,渗水速度有快渗和慢渗,也有的呈微渗现象,无集中渗漏点,结构表面呈潮湿状,明显积水或水珠现象屋面施工过程中,防水卷材相互搭接的地方、卷材收口的地方如果处理不严密,雨水会由此渗入结构楼板1 屋面结构施工采用防渗砼,结构出屋面的留洞、管道封堵等要采用膨胀砼分层封堵严密,做防水层前要对结构层做渗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2设计图纸必须经过会审;应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并经过监理审核;必须由具有防水施工资质证书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操作者持证上岗;采用新型防水材料,防水材料要核查的内容有:产品准用证、出厂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检查产品防伪标志,防水材料运抵现场应按规定取样,送质监站复试,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禁止使用纸胎油毡、焦油型防水涂料、石棉类防水材料。
3.3进行多层作法,均应进行数道工艺,逐层隐蔽,逐层经监理验收。
3.4屋面板管道孔四周,应用C20细石砼周边浇灌捣密实,并筑高于屋面5cm左右馒头形状砼层后再做防水层。
3.5必须保证防水卷材搭楼宽度、铺贴顺序、黏结的强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突出屋面结构要采用无锈蚀、不易变形铝合金等压条收口,并用密封胶作密封处理。
3.6注意屋面泛水并做灰饼进行控制,严防积水(平屋面坡度须确保:不小于1%一3%)。
3.7防水层施工前基层一定要求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清洁、平整、牢固,阴阳角处抹成圆弧或钝角。施工完工后,应作全面质量检查,有渗胶、脱胶、翘边、起泡等粘结不良要及时作修补。
3.8屋面防水层完工后,检查有无渗漏和积水,可灌水作24小时试验,
两次试验均无渗漏表明施工质量合格。
二、外墙渗水预防措施
1.通病特征
一般局部渗水,渗水速度有快渗和慢渗,也有的呈微渗现象,无集中渗漏点,结构表面呈潮湿状,无明显积水或水珠现象ф4@150两端比窗洞宽各500mm或增设一个砖拱,或增设一道钢筋砖梁,梁的高×宽为30×240mm,配筋为3φ10用M10水泥砂浆铺灌密实。
2.8由于脚手架拉结铅丝头处修补不密实,会造成外墙渗水。
防治措施:在拆除外脚手架前,由专人将外脚手架拉结铅丝更换位置,将外墙上原铅丝拉结点四周粉刷凿除3×30mm,深20-30mm,剪断铅丝清除洞中垃圾和灰尘,充分洒水湿润,用1:2水泥砂浆分二皮嵌实,第二皮须在第一批完成12小时后进行。
三、门窗渗漏预防措施
1.通病特征
铝合金窗框与洞口墙体间的缝隙以及铝合金窗下滑道等处,在雨季及暴风雨时,在风压作用下雨水沿铝合金窗的侧面和下面的窗台流入室内,严重污染墙面装修,甚至由上层地面再流入下层顶棚,影响正常使用。
2.原因分析
铝合金窗制作和安装时,由于本身存在拼接缝隙,成为渗水的通道;窗框与洞口墙体间的缝隙因填塞不密实,缝外侧未用密封胶封严,在风压作用下,雨水沿缝隙渗入室内;推拉窗下滑道内侧的挡水板偏低,风吹雨水倒灌;平开窗搭接不好,在风压作用下雨水倒灌;未流鹰嘴、滴水槽和斜坡,造成倒坡、爬水。
3.防治措施
3.1在窗楣上做鹰嘴和滴水槽;在窗台上做出向上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10%;
3.2在膨胀剂将铝合金窗框与洞口墙体间的缝隙填塞密实,外面用膨胀防水砂浆封严;
3.3对铝合金窗框的榫接、铆接、滑撑、方槽、螺钉等部位,均采用防水玻璃硅胶密封严实;
3.4将铝合金推拉窗下滑道挡水板控制在45mm左右。
四、楼地面空鼓、起砂、开裂预防措施
1.通病特征
楼地面空鼓基本发生在面层与基层之间,用小锤敲击有空敲声,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起砂表现在地表面粗糙,光洁度差,颜色发白,不坚实,走动时,表面有松散的水泥灰;楼地面开裂主要是工期较紧,结构沉降不稳定,基层与面层工序跟得过紧,基层材料收缩不稳定,暗敷电线管线过高,易造成楼地面开裂。
2.原因分析
2.1地面起砂是由于细石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压光工序安排安排不适当,以及底层过干或过湿,造成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养护不适当;水泥地面在尚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地表面遭受摩擦等作用,导致地面起砂。
2.2楼地面空鼓是由于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他污物;面层施工时,基层表面不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基层表面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水灰比突然增大,影响面层与基层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
2.3由于面层养护不及时,产生收缩裂缝;细石混凝土过稀或搅拌不均匀,砂浆的抗拉强度降低,影响砂浆与基层的粘结使地面产生裂缝;结构变形,因局部地面堆荷过大导致地面产生不规则裂缝。
3、预防措施
3.1严格控制水灰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