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课件解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海潮课件解析

1、柳永 生平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 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有《乐章集》 。 形胜、繁华 都会繁华:人口稠密、街市繁荣 风光美丽:钱塘潮壮观,西湖秀丽 民生安乐:百姓生活安定富庶快乐, 长官潇洒悠闲高雅 小结 这首词上阕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杭州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赞美了杭州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拓展延伸——回忆描写杭州、西湖的千古名作 (1)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淡浓抹总相宜。 (3)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浓密如烟的柳树、彩绘似画的桥梁、雅致的居民住宅、繁庶的市井风貌、郁郁苍苍的钱塘江堤、澎湃浩荡的钱塘江水、秀丽的西湖、民乐官愉的情景。 这首词是其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也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南宋人吴曾的《能改斋 漫录》卷十六里有一则记载,与这首词的关系最为直接,略云:(宋)仁宗留意儒雅,而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 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其写作背景大致是:初考进士落第,填《鹤冲天》词以抒不平,为仁宗闻知;后再次应试,本已中式,于临发榜时,仁宗故意将其黜落,并说了那番话,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在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背景:投赠之作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3分 “卷”是“翻卷”的意思,“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1分 “卷”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钱塘潮排山倒海的气势、浪花飞溅的情态。2分 用“推”的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环境美丽、经济繁荣、民生安乐的都市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惊叹 赞美 艳羡 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3、词人是抓住哪些景物或场面(意象)来表现这些特征的?请找出来并用一两个形容词来描绘它们的特点。 思 考 词的有关知识: 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的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风格 豪放派:苏轼、辛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