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州辖县市区部分历史地名之来历
余杭 秦置余杭县。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余姚如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其义无得而详。”又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引《吴兴记》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将上会稽,涂出此地,因立为县,舍舟航于此,仍以为名。” 进睦 西汉末王莽时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初复旧名。 乔司 原名汤镇,在余杭县东部,旧属仁和县,旧有仁和盐场。明永乐十一年(1413),镇为海潮所陷而消失。清初复迁设盐课司于此,渐成聚落,遂以“乔迁盐课司”之义而名乔司。 P;P %n 萧山 余暨 西汉元始二年(2)置余暨县(一说西汉初),为今萧山地置县之始。 余衍 西汉末王莽时改余暨县为余衍县,东汉建武初复旧名。 永兴 三国吴初,改余暨县为永兴县。《水经·渐江水注》:“汉末童谣:天子当兴东南三余(余姚、余暨、余杭)之间,故孙权改曰永兴。”以示东南吴地永远兴盛之义。 萧山 唐天宝元年(742),改永兴县为萧山县。《元一统志》卷八:“取县西萧然山以为名”,沿用至今。 莦珊 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部将陆顺得攻占萧山,为避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名讳,改萧山县为莦珊县,后太平军撤离,复名萧山县。 南沙 在萧山县北部,西起浦沿镇半爿山,东至益农闸的西江塘和北海塘以北与南沙大堤以南的地域(不含解放后新围的垦区),因位于钱塘江之南,故名南沙。其中河庄、南阳、赭山等地原属江北海宁县,后因钱塘江改道,水出北大门,与海宁县隔江而与萧山县沙地相连,遂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划属萧山县。 富阳 富春 西汉初置富春县(一说建于秦)。 诛岁 西汉末王莽时改富春县为诛岁县,东汉建武初复旧名。 东安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武五年(226)“秋七月,……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为祈使东吴地区平安,故名。唐末大顺二年(891),钱鏐置东安镇,镇址即今新登镇。 富阳 东晋太元十九年(394),为避晋简文帝郑太后“阿春”名讳,改富春县为富阳县。《郡县释名·浙江上》:“阳即春也。” 桐州 隋皇泰二年(619),李子通僭号于江都,自称吴帝,改富阳为桐州。唐武德四年(621)平李子通复为富阳县。 新城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分富春县置新城县。《郡县释名·浙江上》:“今邑而城之,故云新城。” 新登 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吴越王避梁太祖父诚讳,改新城县为新登县。今富阳县之新登区、新登镇沿用旧名。 王洲 系富春江中一狭长沙洲,为三国时吴国孙氏故里。《太平寰宇记》卷九三:富春“江中有沙涨,吴武烈帝(孙坚)为郡吏赴府,乡人饯之会于洲上,父老云:‘此沙狭而长,君其为长沙太守乎?’后果如父老之言,因于长沙起兵,为吴始祖,遂名此沙为孙洲。”后其子孙权成就帝业,又改孙洲为王洲。 桐庐 桐庐 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分富春县桐溪乡置桐庐县。《太平寰宇记》卷九五:“桐溪侧有大椅桐树,垂条偃盖,荫蔽数亩,远望如庐,谓为桐庐县。”《方舆胜览》卷五:昔“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间其姓,指桐木示之,江山因以桐名,郡名桐庐。” 严州、严陵 唐武德四年(621),于桐庐、分水、建德三县置严州,武德七年又废。严州以严子陵居此而得名,故别称严陵郡。据《后汉书·严光传》载:严光字子陵,少时曾与汉光武同游学,光武即位后每思其贤,曾诏请子陵进京商讨国是,并封他为谏议大夫。子陵不从,归隐于富春山。后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相传今桐庐钓台即其隐居处。 分水 唐武德四年(621)分桐庐县西乡置分水县。《太平寰宇记》卷九五:“取桐庐江水中分为名。”今桐庐县之分水镇,沿用旧名。 武盛 武周如意元年(692),改分水县为武盛县。 《太平寰宇记》卷九五:“因界内武盛山以为名。”时武后当政,郡县多以武名,以示武氏兴盛之义。唐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后,复改分水县。 临安 临水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分余杭县置临水县。因岗为城,临猷溪水,故名。 临安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临水县为临安县。《太平寰宇记》卷九三:“临安山,县取此以为名。” 安国 《舆地广记》卷二二:“吴越王钱镠,其县人也,镠既贵,以素所居营为安国衣锦军。”梁开平二年(908)改临安县为安国县以尊之。 衣锦城 故址即今临安镇。唐末吴越王钱镠归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锦”,以示衣锦还乡,天复元年(901)又升县城为衣锦城。 於潜 西汉置於朁县。《元和郡县志》卷二五:“县西有朁山,因以为名。”东汉改为於潜。隋作於灊。今临安县之於潜区、於潜镇,沿用旧名。 紫溪 唐垂拱二年(686),析於潜县置紫溪县。《太平寰宇记》卷九三:“邑有文山,水东南流为紫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