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A股市场重组光环炒作的背后.docVIP

【2017年整理】A股市场重组光环炒作的背后.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A股市场重组光环炒作的背后

以史为鉴——A股市场重组光环炒作的背后 笔者按:本文选自2014年7月《中国A股白皮书》,谨以此文送给奋战在题材股炒作战线中的勇士们。 以下为选载的原文: A股市场成立以来的这20多年,曾经无限风光过的资产重组题材明星股是层出不穷,如郑州百文、达尔曼、亿安科技、中科创业、银广夏、数码网络、水仙电器、广华化纤、鞍山合成、托普软件等等,他们当年都曾因为重组题材而得到大肆炒作,股价一度暴涨十倍甚至数十倍。但无论它们怎么闹,无论股价被炒多高,最终都被证明一切只是浮云,他们的下场要么是带上ST帽子被实施特别处理,要么就是被摘牌退市。而A股市场这20年来,真正通过产业整合、资产重组,进而脱胎换骨变身优质上市公司的几乎凤毛麟角,也就是通过资产重组、产业整合能真正获得成功的比例,在这个重组群体里不足百分之几。但A股市场对重组题材股的炒作力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也引得中小投资者趋之若鹜的奔向这一题材概念的炒作。为此,A股市场一度涌现出为数不少的资产重组题材概念炒作的典范,这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如广华化纤,曾用名:欧亚农业,英豪科教、ST英教、华圣科技、ST华圣等,他在A股市场上为资产重组题材概念的炒作树立了“标杆”、缔造了“辉煌”的历史,搞“高科技农业”、“荷兰花卉引进”,又“进军教育产业投资”,无一不是能让市场能焕发激情的重大题材,即使退市灭亡前,还由香港“资本玩家”关百豪在其身上表演一出资产收购的闹剧,关百豪信誓旦旦的声称“处理完ST英教的不良资产及债务重组后,他会利用自身的实业平台使ST英教进行业务转型”。但是,随着公司所涉及项目的一个又一个失败,公司已彻底“瘫痪”,因为连续巨亏,被迫暂停上市,旋即又被彻底终止上市。ST英教的被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其财务情况恶劣到极点,2002年度和2003年度的每股收益分别巨亏1.0元和 0.85元。2004年的前三季度仅实现主营收入259万元,净利润亏损4518万元,净资产负2.2亿元,借款5.16亿元,资产负债率141%。但就是这样的垃圾公司,却不断得到市场恶性炒作,股价几十倍的上涨,还吸引了无数中小投资者蜂拥而入。其实当时A股市场上比“ST英教”更有收购价值的壳公司无数,但是在ST英教上却偏偏能连续搞出各种花样翻新、题材各异的一系列“产业重组整合”故事,其真实目的并不完全是一场资本市场上的游戏,其背后还有着很多深层次不可告人的目的,但这场戏演的太过逼真、太惟妙惟肖,以至于骗过无数中小投资者。发生在ST英教身上的这个案例,真应该作为后来投资者对自己加强风险教育的教材:ST英教的前身是广华化纤,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股于1993年上市,95年因行业发展问题及管理不善造成大量劣质资产。1998年10月,资本玩家杨斌带领陈忠联入驻,引进“高科技农业及荷兰花卉引进”,公司名称由“广华化纤”改为“欧亚农业”。因为杨斌自己是外籍身份,他个人控制的公司又是外资身份,无法直接在国内IPO融资,所以他开始琢磨在A股市场进行买壳上市的可能性,他遇到广州从化“英豪学校”的创始人陈忠联后,两人看上的“壳”就是广华化纤。杨斌通过陈忠联控制的“从化市博大”和“英迈尔实业”两家公司受让广华化纤5202万股的国有法人股后获得控股权,然后引进荷兰花卉、 蔬菜种植等农业项目,为此公司于1998年10月更名为“欧亚农业”,杨斌因为外籍身份,所以只在公司担任董事,而对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还不熟悉的陈忠联任欧亚农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1999年陈忠联操控欧亚农业收购自己创办的英豪学校资产,于是“欧亚农业”开始更名为“英豪科教”,从此公司主业增加了时髦的“教育产业投资”。与此紧密配合的是公司1998、1999年度业绩分别“做”到0.65元和0.88元,年度分配方案也极为优厚,虽然公司因为没有真实的钱可以给股东派发现金红利,但这两个年度分别推出10送10和10送6的送股方案,彻底让市场为之疯狂,股价累计暴涨10倍有余。杨斌在与陈忠联合伙买壳进驻广华化纤的同时,杨斌自己的地产项目(荷兰村项目)也于同期在沈阳动工兴建,初期投资预算18亿,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融资,巨大的资金缺口促使杨斌把所谓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包装到香港上市,也简称“欧亚农业”,顺利融资6.8亿港元。但2002年10月一封中国证监会致香港证监会的举报信,让杨斌东窗事发并锒铛入狱。失去了杨斌的造假配合后,英豪科教也突然宣布主业遭遇变故,从此拉开英豪科教走向没落的序幕。陈忠联和杨斌走到一起,两者都是为了钱。陈忠联于1993年通过教育储蓄金模式创办了广东英豪学校,也就是“家长存钱,企业运作,以商养学”的模式,然后待学生毕业离校时归还本金。1993年国内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高达10.98%,存信托公司的回报平均高达25%,所以开始阶段陈忠联通过把储蓄金存银行、信托来即可维持学校日常运转,但1996年后银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