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岗陈姓溯源.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岗陈姓溯源

马岗陈姓溯源一.荟萃积淀 二.寻根问祖 三、明初移民 四、落地唐州 五、 郭陈一家六、根固干强 七、德泽后人 八、大河长流 一、荟萃积淀 马岗,位于社旗县大冯营乡南部,东北距县城十八公里,西距南阳市中心城区三十六公里。地处社旗县大冯营乡、青台镇、晋庄镇、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四乡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民风淳朴。该村大部分居民为陈姓,约有五百余人,另有王、黄、孙等姓。长期以来,各姓间都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据历代口传和综合考证,马岗陈姓二代祖陈焕于1781年(乾隆46年),携子陈玉书由宛城区汉塚乡东南部陈营,迁至马岗并租“马”姓地种。后来马姓迁居马岗东南栗盘村,田产均卖于我姓。我祖勤劳积业后决定安居下来,并把其父陈自太坟茔迁移马岗,以便孝思。至今(2011年)马岗二代祖陈焕迁居马岗已有230年。马岗陈姓始祖陈自太至今已传至十二代。目前,大部分陈姓户籍仍在马岗,因工作原因散居祖国各地的亦为数不少。 二、寻根问祖 国有史,县有志,家不可无谱,族不可无宗。编修族谱,能使后辈世人维系血缘,弘扬祖德。追念先祖,寄托情思,启迪智慧,砥(dǐ)砺(lì)品行。更有皈(guī)依荣耀,谨遵秩序之感。树高千丈有其根,水流万里有起源。我的祖先在那里?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艰苦寻览,走访探问,踏遍南阳大地无数个村庄集镇,偏隅角落,开始了对马岗陈姓追根朔源的漫漫行程。2009年3月2日,我和省某报记者陈大伟冒着冰雪严寒,再次驱车来到宛城区汉塚陈营、北陈营、北陈庄、界碑陈等地考证,走访古稀老人、拜谒古文石碑,几经奔波,昼出晚归,整理综合考证过程中的大量事实的同时,我们又仔细查阅了陈排湾源流大宗谱,我们惊奇地发现了陈营现存石碑上文贵公的名字也名列在上,文贵公《陈排湾大宗谱》上位于十一代,文贵公前后字派居然和其他分支一一对应,丝毫俨然。真是奇迹呀,我们惊喜,我们欢呼,是夜我们几乎通宵未眠。我们以前的推测是对的!我们找到了640年前的祖先“鼎公”!找到了二十五代人梦寐以求的家“陈排湾”!2009年12月24日,冒着冬日严寒和弥漫大雾,我和二爹陈兆良一起怀着一腔寻祖、敬祖、祭祖的美好心愿来到了唐河县苍台乡陈排湾,受到了陈氏宗亲的隆重接待。在陈排湾勘察、走访、座谈的日子里,得知了更多关于我祖的故事,如同打开一卷曲折生动的古典书籍,不由得令人娓娓道来。 三、明初移民 陈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大姓氏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追根溯源,应从远古的大明王朝开始。据陈排湾陈氏祠堂的古碑清晰记述:“元末明初自南京上元县迁于此”,碑顶“义门陈氏”。我始祖陈鼎、陈鼐兄弟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离开南京老家,乘木排沿长江水逆流而上三千里,几经曲折,来到陈排湾的。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建立大明王朝,明洪武六年(1374年)朱元璋下令,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集结向内地大规模强制移民,垦荒。因此,传说中的我祖是从“大槐树”而来是一误传。我始祖陈鼎、陈鼐兄弟离开南京老家、离开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风光秀美的鱼米之乡,以贩木材为名,沿汉江水,乘木排逆流而上三千里,来到一个举目无亲的陌生之地,必定有着让旁人难以猜测,无人得知的隐隐情衷。 翻阅史书,我们饶有兴趣地看到了一段关于元末朱元璋与红军首领陈友谅在鄱阳湖一战的记述。1363年8月,陈友谅箭中右眼,贯颅身亡,终年四十四岁。据历史评说,陈友谅仰仗强大的水兵战舰,轻敌深入,兵败鄱阳湖,成为千古笑谈。成者王、败者寇。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应天府建立大明王朝,陈友谅妻妾子女避难逃往四乡。妄加揣测的话,我始祖飘落至此,恐怕与陈友谅兵败潘阳湖的史实有关联,但至今还没有更多的详实资料论据证明这段历史风云,尚待进一步考究。四、落地唐州 唐河县,历史上叫唐州。陈排湾始祖陈鼎、陈鼐兄弟自南京乘木排逆长江水西行,落地唐州,究竟有何原因?事情还得从头说起。“陈排湾”村原名叫“高李叶洼”村,高、李、叶三姓居多。 据传,陈鼎两兄弟逆江水漂泊三千里,来到“高李叶洼”村旁边 时,不料木排沉没,遂被“高李叶洼”村民救起,村里人容纳了 他们,并给予了很多帮助。陈鼎兄弟非常感动,决定暂时居住下来。他们看到,唐河为汉水长江的上游,与祖地家乡江宁府同一水系,甚至比长江水还清澈、甘甜。此地居河南、湖北两省,新野、唐河、襄阳、枣阳四县交界处,远离尘嚣,来去坦荡,加之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这些缘由使他们兄弟决心安居下来。陈鼎兄弟二人更加勤奋,安居乐业,男耕女织,感恩戴德,敬重相邻,再加上他们一贯乐善好施,使陈家香火绵延不断。到二世祖兄弟三人,至三代四代已有七八十人之多,五代六代时俨然已是一百多口的大姓家族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姓人口越来越多,李姓迁居胡阳,高、叶二姓人口越来越少了。陈排湾,原名“沉排湾”,便慢慢取代了“高李叶洼”村的名字。 五、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