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16马原理2016-9-18
9-16 基本原理概论
一、组成
二、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关联
1.联系-构成-运动-推动 变化发展
主体 动中有静
2.物质- -运动― 静止
固有属性存在方式 静中有动
三、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四、事物的普遍性联系原理
1.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到处都有”。
2.方法论:
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的观念;
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 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发菜是一种黑色藻类植物,其使用价值和一般青菜一样,然而在广州它却身价百倍, 因为它谐音“发财”。这实质是唯心主义。
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4. 联系的普遍性
注意: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但是不能指定两个任意的事物说它们之间必然有联系,因为联系需要通过“中介”来实现。
5. 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3)方法论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
(4)联系的条件性
不能主观臆造联系,但人可以创造条件构建联系,这需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6. 规律
规律是固有的联系,而非主观想象的联系
规律是本质的联系,而非现象的联系
规律是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而非偶然的联系
(1)结论: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为人类造福。
【提示】人不能改变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比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
7. 客观规律VS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两者结合起来。
五、唯物论需要背的原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正促错阻),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1)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
(2)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3)全球危机问题实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是人类不当的实践方式造成的,人类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调节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规律的必要条件。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六、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提示】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
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发展特指前一种情形,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七、如何区别新旧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1.什么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是否新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时间产生的先后,不是一时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新事物永远是新事物吗?
新事物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会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完整清晰版).pdf
- SY_T 4113.1-2018 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耐划伤测试.docx VIP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泾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燃气安全日常巡检与维护方法.pptx
- 市直机关单位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阶段性工作总结.docx VIP
-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附: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doc
-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找中心计算公式.xls VIP
- 惠州市高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SY∕T 4113.8-2020 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耐磨性能测试.pdf
- HRN日本报知机百仕达五斯消防主机操作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