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读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14全国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答案: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答案: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最低气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答案: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答案: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考法分析: 以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东北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突出考查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和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1957年开始垦荒”说明开发晚、原始环境破坏轻;“土壤肥沃”“精准施肥”是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绿色”指环境质量高,污染少;“米都”说明稻米生产量大,商品率高。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迁移应用 第(1)题,农业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三江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开垦历史较晚,因而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优良的环境质量。第(2)题,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尤其是冬季漫长寒冷,害虫(虫卵)不易过冬;夏季昼夜温差大,日最低气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第(3)题,农业生产的土壤条件和技术因素分析。“土壤肥沃”不需要施用大量化肥;“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可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相对减少施用量。第(4)题,农业生产的综合条件分析。“绿色”指环境质量高,施用化肥、农药数量少,污染轻;“米都”说明稻米种植面积广、生产量大,商品率高。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015四川成都三模)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10 ℃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图甲)。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比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图解要点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材料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图甲中①②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②地比较,分析①地≥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第(1)题,①地≥10℃积温为3000~3500℃,②地≥10℃积温为2000~2500℃,则两地差值为500~1500℃;两地纬度相同、积温不同的原因,可以从地形、冬季风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图中显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分析。第(3)题,注意要分析两方面问题,即单产低和商品率高。结合材料中信息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关闭 (1)500~1 5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