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每日金融111124..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邦-每日金融111124.

总第3392期 ??2011年11月23日 标题索引 〖分析专栏〗 【如何理解政策“微调”?】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央行将继续采取措施提振离岸人民币人气】 【形势要点:监管对抗升级加大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不确定性】 【形势要点:国务院调整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形势要点:人民币双向波动在目前会造成“两难”效应】 【形势要点:期望银行短期内大幅增加信贷投放恐不现实】 【形势要点:新三板扩容后将考验中国做市商】 【形势要点:中国企业应注重抄底希腊的风险】 【形势要点:市场对铁道部债券的青睐开始降温】 【形势要点:重庆如何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市场:中海油旗下子公司上市受阻于环保核评】 【市场:汇金系券商布局调整正在加快】 【市场:QDII首现私募股权基金】 【形势要点:欧盟“专家委员会”正研究如何分拆欧洲银行】 【形势要点:德银欲出售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 【形势要点:IMF工作重心转向遏制欧债风险蔓延】 【形势要点: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的趋势仍在继续】 〖调整和修正〗 【调整和修正】 〖每日数据〗 【每日数据】 〖分析专栏〗 【如何理解政策“微调”?】 11月22日,国内有知情人士透露,包括鄞州银行在内的浙江省农信系统多家机构获准定向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将于11月25日起生效。还有消息称,此次涉及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在5家左右。这些机构去年由于指标关系被调高,这次是单独下调。 ????市场对此的解读是,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意味着国内货币政策将出现微妙的转向。还有国内研究人士称,在中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可能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拐点在逼近。不过,安邦研究团队在22日的金融分析中已经表示,如果政策拐点是指宏观调控全面放松的开始,那么我们认为这种政策拐点还远远没有到来。 ????在我们看来,市场之所以预期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全面放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吃透国务院有关“预调微调”的政策内涵。所谓“预调微调”,都是相对于本轮以全面紧缩为特色的整体宏观调控而言。“预调”指的是政策调控要有前瞻性,有提前量;而“微调”指的是政策调控在调控的领域、调控的力度上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留下回旋的余地。 ????实际上,“微调”已经在国内的多项政策中开始体现。在温家宝总理今年10月温州调研以后,针对今年国内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国内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倾斜政策,如鼓励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信贷,允许商业银行发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专项金融债,提高对小微企业信贷坏账的容忍度等等。此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都是“微调”的一部分。 ????至于宏观调控的整体政策出现变化,则需要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出现颠覆性的变化才有可能。在我们看来,所谓宏观政策的基调,一定要抓住大事,着眼大局,紧盯经济中的主要矛盾。当前的中国经济中,什么是大事?什么是主要矛盾?有两点最为突出,一是经济转型和调结构,二是应对通胀压力。 ????中国经济转型是“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大战略,它针对的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历史性转折。在这个大命题下,推动产业转型、减少投资依赖、增强国内消费需求,都是必须推动的重要转变。至于通货膨胀压力,正如安邦此前的分析所言,一方面是现在的通胀压力依然不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通胀被低估(这从油荒、电荒可以看出来),因此应对通胀目前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要实现上述目标,宏观调控政策就必须配合,不能轻易地松动。回顾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中国放松货币、刺激投资很容易,因为这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利益很容易达成一致;但紧缩货币、压缩投资、抑制通胀却非常困难。而且每一次痛苦的紧缩政策之后,往往继之以更大规模的刺激和放松。这几乎都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周期病”了。就此而言,在20年前针对全国过热的紧缩调控之后,当前的宏观调控算是难得的一次真正的宏观调控。未来中国经济是否能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是重回过去的松紧收放循环?本轮宏观调控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我们认为,只要国际经济形势或出口需求没有出现真正的崩溃,只要中国经济没有突然大幅放缓,中国将继续维持目前政策微调的状态,不会大幅放松调控。此外,从政治因素考虑,从现在到明年保持谨慎的政策也是合适的。明年中国政府就要大规模换届,新的决策层一定有新的考虑。现在如果匆忙改行宽松政策,花掉的是新一届政府该用的资源,制造的问题也要由他们来承担。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文档评论(0)

sa1fs5g1xc1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