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年广东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及分析.doc
2003年广东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及分析 2003年全省266个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对22种大宗养殖种类共20多万亩养殖池塘及部分网箱、工厂化养殖水体进行了全年监测,测报数据显示,病害总体上有加重的趋势,表现为发病范围扩大、发病时间及高峰期延长、暴发病发生濒率及范围增加、病害损失持续增大等特点,有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病害发生情况 (一)、鱼类病害: 1、草鱼 草鱼主要病害有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出血病。这“四大病”全年流行趋势见图1。其发病和死亡高峰期在4-9月 (发病率高于6%,死亡率高于4%),以 6-7月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发病率10%,死亡率6%),并且明显呈现与水温同步变化的趋势。另外,烂鳃病的发病与死亡高峰期(5月)较其它三病要早1-2个月,分析病因可能是我省4-5月份气候多变,鸡、鸭、猪与鱼混养鱼塘水质较肥,常发生烂鳃病或泛塘导致大量鱼死亡。 图1:草鱼主要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2、鳗鱼:主要病害有爱德华氏病、赤鳍病、烂鳃病、欧鳗拟指环虫及狂奔病等,发病率较高(20%),但死亡率较低(1%)。爱德华氏病是季节性病害,主要流行于2-5月,危害苗种和成鳗。狂奔病、拟指环虫病主要危害成鳗,全年流行,在局部地区常易引起暴发性死亡。赤鳍病、烂鳃病、烂尾病流行于水温较高时期(6-10月),主要危害成鳗。 图2:鳗鱼主要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3、鳜鱼的病害:主要有暴发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烂鳃病等。纤毛虫病主要危害鱼苗,全年流行,以3-6月育苗期死亡率较大(10%);暴发病、指环虫病、烂鳃病主要危害成鱼,死亡率较高(30%),流行于6-10月水温较高时期。 图3:鳜鱼主要病害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4、其它淡水养殖鱼类的病害:罗非鱼苗种期纤毛虫病危害较大,成鱼病害较少。加州鲈主要病害是苗种期的纤毛虫病和成鱼的肠炎病,7-10月高温期死亡率较高(18%)。鲮鱼、鲫鱼、鲈鱼、长吻鮠5-10月流行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以8-10月危害较大,最高死亡率达17%。 5、海水养殖鱼类的病害:测报的海水养殖鱼类有黄花鱼、红鳍笛鲷、石斑鱼、黄立鲳等品种,主要病害有寄生虫病(隐核虫、指环虫、本尼登虫)、溃疡病、卵甲藻病、肠炎病等。今年发生多起寄生虫引起的暴发病,如饶平柘林湾暴发纤毛虫病、阳江闸坡指环虫暴发病和惠州大亚湾本尼登虫、隐核虫引起的暴发病,均造成局部海域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大量死亡。另外,肠炎病、溃疡病全年流行,死亡率达5%以上。 (二)、甲壳类病害:开展测报种类有对虾、罗氏沼虾、青蟹三种。 1、对虾:我省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分为海、淡水池塘养殖两种模式。海水养殖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与去年相近,淡水养殖的较去年病情加重,且病害种类增多。主要病害是白斑病、红体病、托拉病、红腿病及不明病因病等,一般在放苗后25天左右开始发病,常并发或单发,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这四种病的发病范围几乎覆盖全部养殖区域,流行于整个养殖周期(3-12月)。发病与死亡的高峰期是4-11月份,不同病害的高峰期略有差异:白斑病的发病与死亡高峰期在4-8月(发病率高于20%,死亡率高于18%),最高峰期是6月份(33%);红腿病的发病与死亡高峰期在3-7月(发病率高于15%,死亡率高于10%),以5月最高(发病率30%,死亡率25%);在养殖期内托拉病持续维持较高水平,在4-10月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15%,最高是5月、8月(20%)。海水养殖白对虾病害主要是白斑病等“三大”病,而淡水养殖白对虾除“三大”病外,还有红体病(主要由环境因子引起)、寄生虫病(线虫和纤毛虫、聚缩虫、钟形虫以及甲壳类的虾疣虫)、综合症(多种弧菌),以白斑病、红体病危害最大,托拉病次之,红腿病最轻,且流行于整个养殖周期,发病与死亡高峰期在6月份。 图4:对虾主要病害发病率与死亡率 (三)、贝类:监测种类有杂色鲍、牡蛎二种 1、杂色鲍:成鲍今年没发生大面积死亡率高的暴发病,但散发性脓胞病、溃疡病和肌肉萎缩症、不明病因性病仍造成一定损失;鲍苗脱板病仍较严重,全省流行,发病率达70%以上,原因不明。 2、牡蛎:局部小范围发生病因不明的开口病,病因可能与盐度的急剧升降、海水污染等因素有关。 (四)、两栖、爬行类: 1、鳖:鳖的病害较多,5月份以鳃腺炎、红脖子病、钟形虫、腐皮穿孔病、疖疮病、白斑病为主,7-8月多发红、白底板病,9-10月多发白点病。 2、青蛙:以红腿病、腐皮病、肠炎病为主,高温期较严重。 二、病害发生情况分析 1、病害种类:全年内共测报疾病53种,其中,病毒病8种,细菌病14种,真菌病4种,寄生虫病11种,不明病因病9种,其它病7种(图5)。 图5 2003年测报病害种类 寄生虫病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如指环虫、纤毛虫(小瓜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