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古代散文的萌芽以及《尚书》、《逸周书》 我国古代散文源远流长,传世之作浩如烟海,直到今天,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古代散文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继承的地方。今天我们要讲古代散文的萌芽以及《尚书》的特点。 中国散文史课程系列讲座现在开始 今天讲第一讲 “古代散文的萌芽以及《尚书》《逸周书》” 古代散文的萌芽---甲骨文 今天所说的“古代散文”,指的是用汉字撰写的具有文学性的文章。中国迄今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最早产生于殷商后期,而被发现则是在19世纪末年,到现在一百年多一点。它是用来记录占卜的提问和答案,所以叫甲骨卜辞,又因为出土于殷代故都安阳,所以又叫“殷墟书契”。今天我们看到的甲骨卜辞,每片的字数长短不一,多数残缺不全,通常几个字、十几个字、二三十几个字,比如有一段卜辞说: 它的意思是问今天下雨,是从西边来雨,从东边来雨,还是从南边来雨,还是从北边来雨呢。它是先叙述占卜,然后接着提出四个问题,东南西北都问到了,句子整齐,文意是明确的,这是一段卜辞 它的意思是问今天下雨,是从西边来雨,从东边来雨,还是从南边来雨,还是从北边来雨呢。它是先叙述占卜,然后接着提出四个问题,东南西北都问到了,句子整齐,文意是明确的,这是一段卜辞 其他的卜辞较为完整的格式,是包括四个部分占卜的时间和主持者 叙辞 | 占卜的内容 命辞 | 占卜的结果 占辞 | 事后的验证 验辞。不是每片卜辞都包括这样的四项内容,但是这样的格式,就形成了叙事的有序性。但是多数的甲骨卜辞,它的文字难以辨认,文义不易揣测,所以它还不能算是完整的文章,只能算是散文的萌芽,保存在《易经》里的卦爻辞,这个跟甲骨文不同了,这个是书面的,他产生于殷末和周初,原来是占筮用的,文字都能认识,意思也较为清楚,因为它是文字书写的,流传下来的。大家知道,《易经》是分为六十四卦的,解读每一卦的就称为卦辞,往往就是几个字,比如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卦的卦辞就是四个字元亨利贞,每一卦又分为六爻,解说每一爻的叫做爻辞,爻辞有好几句,多的有二三十字,有的是借用自然现象,比附人间的顺逆,;有的是用传说故事来预示行为的吉凶。它的含义具有模糊性和多解性,比如说《大壮》有一条爻辞是“羝羊触藩 不能退 不能遂--《易经·大壮》”,说一只公羊碰到篱笆,不能前进也不能后退,意思是什么呢,说明做事情不可以硬碰硬,否则的话就进退两难。另外比如《无妄》这个卦里头有一条爻辞是“无妄之灾 或系之牛 行人之得 邑人之灾--《易经·无妄》”,这个说明不曾做错事却遭了灾,有人栓牛,路人把牛牵走了,同村人遭到了怀疑,遭了灾,像这样的卦辞说明了什么呢,可以引申出很多启示了,解释不一了。《易经》后来经过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发挥阐释,孔子曾经把它作为教材教学生,大约在战国后期,一共补充了十篇文章,叫做十翼,这十翼又叫做《易传》,里头包括《象传》上下,是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意和卦辞,《象传》上下呢,其中“大象”是解释每卦的卦文,小象解释爻辞。还有一篇叫《文言传》,它是两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分别解释乾卦和坤卦,文章写得很漂亮,《系辞传》也分上下,他是总论《易经》的基本观念,它属于通论,是《易经》当中的主要部分,《说卦传》是解释八卦所代表的方位和事物以及所体现的条理变化,《序卦传》是解释六十四卦的次序,为什么这样排,和它里头所表现的哲理,《杂卦传》是解释各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刚柔相对的意义。《易经》和《周易》合称为《周易》。这本书经过儒家以及魏晋以后的道家的利用之后,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现在还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一部分格言谚语以及象征手法,为后代的文学家所继承和使用,滋养了古代的诗歌、散文、辞赋等等 0 这篇铭文只有七八十个字,记录了这个过程,显然是名字叫令的家族所写的。它有原因,有过程,有行动而且还有对话,情节肯定是完整的,另外一个壶,一个酒壶,刚才是个鼎,下面有个铭文叫《颂壶铭》,一个壶,叫颂壶,上面有条铭文,记录周王册封大臣的仪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手里拿什么东西,赏赐的活动步骤等等,清晰有序,有点像《尚书·顾命》的样子了,还有一个叫《散氏盘铭》,是一个盘子,圆盘子,当中刻了三百五十七个字,比刚才的文章要长。它记录一个打官司的过程,一个叫矢氏的侵占了散氏的土地,引起了诉讼,经过有关部门裁定,矢氏应该赔偿土地,铭文记录了诉讼的原由,交割土地的在场人员,怎么测量,怎么勘查土地界树标及最后签约等等全部情形,这个很有意思,有土地纠纷。还有的铭文,记录周王或大臣的训辞,周康王的时候有一个鼎,上面记录了很长的一段,这个鼎叫大盂鼎,其中一段话大意是说:在九月,周王在宗周训令一个大臣叫盂。周王是这样说,盂,显赫的文王接受上天的伟大命令,到武王继承文王兴邦建国,除掉
文档评论(0)